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 产品运营

小玉2024-04-11产品运营 126人已围观

简介 海底捞背景 海底捞2018年整体财务情况 海底捞2018年的整体利润情况 一 海底捞的收入分析 1、海底捞的不同业务收入 2、海底捞餐厅收入关键因素 • 客单价 • 翻台率(效率和就餐人数) • 店

最后更新:2024-04-11 19:58:24

推荐指数

海底捞背景 海底捞2018年整体财务情况 海底捞2018年的整体利润情况 一 海底捞的收入分析 1、海底捞的不同业务收入 2、海底捞餐厅收入关键因素 • 客单价 • 翻台率(效率和就餐人数) • 店面数量 3、餐厅收入增长关键因素-客单价 市场定位:大众市场客单价60以下。中高端市场客单价60-200,高端市场客单价200元以上。 海底捞2017年客单价97.7元。2018年客单价101。中高端市场的中等偏低水平。海底捞客单价仍然有提升空间。 4、餐厅收入增长关键因素-翻台率 海底捞的翻台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2018年一线二线城市均在5倍以上。 二线城市餐厅整体翻台率最高,小幅增长。三线城市增长迅速,海外市场有待提升。 对比定位大众市场的领头企业呷埔呷埔(2017年整体翻台率3.3倍,最高北京地区4倍)有明显优势。 翻台率的强劲表现,源于公司领先的口碑影响力和高质量的就餐体验。一系列新技术的运用或许也对翻台率提升有所贡献。不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大部分海底捞的营业时间已经达到22小时(9点到次日7点) 翻台率增加的因素:①、营业时间 ②、内部流程与效率 5、餐厅收入增长关键因素 6、餐厅收入增长关键因素-门店扩张 按城市线级来看,二线城市新增门店最多达到87家,一线城市门店、三线及以下城市新增门店数分别为41、48家,海外17家。 从占比看,18年一线城市新店占比约为21%,17年占比仅为12%,18年一二线新店加总占比达到66%,对比17年,仅有49%的新店位于一二线城市。 海底捞此前计划19年门店扩张中心在3-4线城市,目前看,扩张重心或动态调整,一二线城市获得更多分配。 在门店、服务客户数量、营业收入方面以二线城市为主。二线城市门店数量占比44%。 三线城市加速布局 6、海底捞增长关键因素-门店扩张 新增门店:提高一线、二线城市餐厅密度,现有餐厅周边商业区增加新店从而实现引流,减少等位时间,提升客户体验。 进一步拓展三线及以下地区的覆盖。 海外新店增加华人社区覆盖,做本土化改进,设立不依赖华人社区的新餐厅。 7、餐厅扩张的关键点 新店投入及盈利 -2017年新开店铺可实现每天4.6倍翻台率,新开门店一般在1-3个月实现首月盈亏平衡,6-13个月实现现金投资回报,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拓展流程标准化 -从店长的挑选、餐厅的选址和租赁协商,到开店项目整个执行过程,都有固定标准,并且有总部教练团队的支持协助。 店长的人才储备 -公司已有超过200人的店长后备人选,为新开门店做好了充足的储备。 选址 -与阿里云合作开发人工智能,从而提高餐厅选址的效率 二 海底捞的成本分析 1、海底捞的成本及利润状况 2、原材料成本 • 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动 3、海底捞的供应链 连锁经营,菜品质量、卫生安全、新鲜程度、成本控制,对供应链的考量。从生产、采购、加工配送、仓储物流,直到最终门店,每个环节至关重要。- 包括食材的采购加工和配送、底料的标准化、店铺选址和装修、员工招聘和培训等,海底捞分别将餐饮运营的重要环节独立出来,成立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公司,不仅作为海底捞的供应商,同时向市场第三方提供餐饮供应服务,保证了海底捞餐厅上游供应链和成本的稳定,也孵化和增强了各个兄弟公司的市场运作能力。 掌握供应链使公司拥有餐饮的主动管理能力。掌握餐饮食材的源头、配送全流程把控保证食品安全,保证快速灵活的满足下游需求。食品安全,主要供应商均为关联方占采购成本81.7%。控制成本、控制食品安全、供应链是最大的竞争优势。 自有供应链体系可以为公司日后横向扩张提供有力支撑。 4、采购生产 占比超过80%的五大供应商,关联公司或者附属公司。 -蜀海-食品加工基地 -颐海-底料,3个底料加工厂 蔬菜种植基地及加工厂 保证采购质量和成本控制,实施严格的反回扣措施,为采购人员设置同级别最高工资标准。 蜀海:分成国际采购、大宗采购和区域性地采三级。 5、租金成本 2017年,物业租金成本占比为3.9%,比2015年降低了0.8%个百分点。2018年占比4%。 餐饮行业物业租金成本占比,普遍在20%左右,呷哺呷哺2017年为12%,属于行业优秀水平,海底捞远低于行业数据。 -强引流效应获得较强的议价能力,对商圈聚集人流的依赖度较小,店址可以选在核心商圈周边或者租金相对较低的地段。 -与多家商业地产合作,凭借其聚客能力,获得有力的租赁条款,不收最低租赁数量的限制。 -单店高营收摊薄租金。新开门店可以快速盈利,餐厅接近24小时超长营业时间,以及高翻台率,使公司单店盈利能力强,摊薄租金费用率。 -技术投入提升选址效率,与阿里云合作开发人工智能,利用数据分析提高餐厅选址效率。 6、人工成本和高效管理 7、组织人员的高效管理 扁平化的管理结构 师徒制为基础的自下而上裂变式扩张 内部管理模式支持 以服务为特色的品牌形象 三 海底捞的周转率及资金 1、海底捞的周转率 海底捞存货周转率,处于行业领先,因为存货主要是有限保质期的食物物料,周转天数受客流波动、消费者口味以及用餐喜好的变化,公司为保证食材新鲜,一般不会有大量存货。公司的客流也进一步提升了存货周转率,因此,公司存货周转率远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 2、海底捞的现金流 海底捞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由2015年6.42亿元增至2017年14亿元,实现47.7%的复合增长,2018年H1经营活动所得净现金流为10.0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均超过净利润。 公司调控应付账款,提升现金周转天数。 预计未来经营性现金流也会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3、海底捞的资金压力 海底捞15-17年,资产负债率51.93%上升到70.8%,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流动比率2015年0.95下降到2017年0.56,2018年H1进一步下降到0.45。IPO后资金压力会稍有缓解 4、海底捞的优势 • 不断提升的客流量 • 管理模式护城河 • 全产业链布局 5、海底捞的风险 市场变化,口味变化 门店扩张,新店盈利,海外市场,三线市场 食品卫生 原材料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 人才储备 管理能力 服务质量 本文首发:财智同学(ID:ecfoclub)。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