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139邮箱注册(139邮箱手机登录入口)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327人已围观

简介1987年,徐峰在广州邮电局买了一部“大哥大”,成了内地第一个用上移动手机的人,他花了多少钱?选了什么号?1973年,移动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

139邮箱注册(139邮箱手机登录入口)

最后更新:2023-07-05 04:30:06

推荐指数

1987年,徐峰在广州邮电局买了一部“大哥大”,成了内地第一个用上移动手机的人,他花了多少钱?选了什么号?1973年,移动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用一块像砖头一样大的无线电话,成功地和他的对手乔通了电话,开启了移动手机的新时代。而中国内地第一个“吃螃蟹”,拥有移动电话的人,就是徐峰。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与开放的春风,年轻的徐峰在广州开了一家高档的海鲜饭店,目标客户就是那些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的大老板。刚开始,因为广州地区高档海鲜饭店的稀缺,徐峰挣了不少钱。但是当他想扩大经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饭店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大老板追求的食材新鲜他很难做到。当时的通讯并不发达,徐峰每次和渔村的渔民联系采购食材,都要通过发电报靠邮递员传递消息,十分耽误事。大多数时候,他只能被动地等待食材,因此做不到食材的新鲜,这样一来,就限制了饭店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徐峰伤透了脑筋。有一天他忽然想起来,香港的大老板们经常随身携带一个黑色的大盒子,有什么事只需要对着盒子说话,消息就能迅速传出。徐峰心想:如果我也有一个这样的大盒子,不就可以第一时间知道渔民们打捞了什么新鲜货了吗?因此,在这之后,徐峰就一直留心打听着这事,知道了这个大盒子叫“大哥大”。可惜的是,当时“大哥大”在中国内地并没有流通。不过机会很快到来,1987年11月20日,第六届全运会在广州举行,为了能更加方便快捷地和港澳地区联系,广州邮电局引进了中国内地第一批“大哥大”,不过数量仅有100部。邮电局准备全运会结束后,就将这批“大哥大”推向市场。徐峰有一个在邮电局工作的亲戚知道他一直在打听“大哥大”的事,就第一时间将此事通知了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徐峰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在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去邮电局咨询。当时,邮电局的工作人员景寿雄热情地接待了他,告诉他确有其事,然后让他填写了一张“广州地区移动电话安装申请表”,又拿出一张选号表出来供他挑选。那是一张手写的电话号码表,上面整整齐齐地写着100个号码。徐峰在全部都是以“9010”开头的号码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901088”,毕竟在生意人眼中,“8”就是“发”,是个好彩头。该付钱的时候,景寿雄告诉徐峰:“现在移动电话只是预售,定价还没有出来,要不你先预交2万元的定金,我给你开发票,到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多退少补。”徐峰当场同意,预交了2万元的定金。要知道,当时普通人一年的收入才1000多块钱,徐峰确实是财大气粗又有气魄!全运会一结束,徐峰就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哥大”,成了中国内地第一个使用移动电话的人。据悉,这部“大哥大”的最终定价在12000元,另外需要额外支付6000元的入网费和150元的月租,算起来花费了将近2万元。这在当时,都可以买下一辆小轿车了。不过,虽然徐峰买“大哥大”付出了不少,但是收获更大。不光是手拿“大哥大”让他倍有面子,更令人羡慕的是,徐峰有了“大哥大”,可以直接和渔民沟通,因此总是能拿到新鲜又实惠的食材,迅速解决了困扰海鲜饭店的货源问题,饭店生意越来越红火,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宽广。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曾经令无数人眼馋的“大哥大”也渐渐被淘汰。2001年12月31日,徐峰接到广州移动公司的客服人员的电话,通知他因为改网,“大哥大”不能再用了。此时,徐峰的“大哥大”已经陪伴了他14年,他不舍得扔掉,虽然新办了小灵通和以“139”开头的手机号,他还是将“大哥大”妥善保管在家中,时常拿出来看看,回忆一下。如今,徐峰已经是中海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妥妥的成功人士。不过,每次谈起自己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他总会说:“这都要归功于我手上的第一部手机。”徐峰的成功,离不开他的第一部手机,离不开他的远见和魄力,更离不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如果你是徐峰,在当时,会如何选择呢?作者:曼陀罗编辑:剩草#头条中国史##社会#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