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娱乐最前线 新闻快讯
"两岸青年学子共筑文化桥梁——“中国的月亮”两岸青年学子用影像写诗暨“温度·集美”主题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小玉2024-01-03【娱乐最前线】
279人已围观
简介标题:两岸青年学子共筑“中国的月亮”,"温度·集美"主题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在厦门理工学院举行正文:12月27日下午,一场以“中国的月亮”为主题的两岸青年学子用影像写诗暨“温度·集美”主题微电影

"两岸青年学子共筑文化桥梁——“中国的月亮”两岸青年学子用影像写诗暨“温度·集美”主题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最后更新:2024-01-03 13:00:34
推荐指数:
标题:两岸青年学子共筑“中国的月亮”,"温度·集美"主题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在厦门理工学院举行
正文:
12月27日下午,一场以“中国的月亮”为主题的两岸青年学子用影像写诗暨“温度·集美”主题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在厦门理工学院举行。
该活动得到了厦门市集美区区文联主席何庆余、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朱顺痣、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李功勤、台湾铭传大学两岸及境外生院副院长詹仕鑑、产学暨推广处执行副处长杨宗蘅、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中心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硕导沈虹、著名影视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宗平、福建省播音主持协会会长林慧娟以及来自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集美大学、台湾铭传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等高校获奖学生代表的出席和见证。
何庆余主席在颁奖典礼上致辞,表达了希望此次活动能成为集美的文化品牌,同时也成为两岸交流的特色品牌的愿望,以此助力两岸融合发展。朱顺痣副校长也发表了讲话,肯定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与人文温度。
据悉,本次比赛自7月启动以来,受到了两岸青年学子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各地方的学子踊跃报名投稿,参赛作品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既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又引起了两岸青年的情感共鸣。评审团成员包括上海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铭传大学等两岸高校的专家教授。
此次大赛的发起人,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院长郭肖华教授表示,“用影像写诗”是一个在戏剧与影视专业硕士实践课程基础上向两岸延伸的青年影像创作项目,它将文学与影像进行了创新性的耦合,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跨媒体艺术创作的一次积极尝试。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中心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硕导沈虹老师作为评委代表,对此次赛事和参赛作品进行了系统的点评,他表示活动的立意和形式都值得称赞,并从专业角度分析了参赛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希望能使活动成为两岸年轻人乐于参与、勇于表现的艺术交流平台。
在颁奖典礼上,一些获奖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拍摄心得,并发表了获奖感言。其中一些因学业无法来到现场的获奖学生还通过视频表达了祝福和感谢,并表示以后有机会要再来参加下一次比赛。
著名影视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宗平老师和福建省播音主持协会会长林慧娟老师与厦门理工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一起进行了诗朗诵和文学作品演播,他们深情并茂的表演让现场观众沉浸在中国文字的魅力中。
据悉,“中国的月亮”是“第九届台湾高校师生交流周”的重要配套活动,也是2023年度厦门市集美区文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这个活动是由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市集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厦门市集美区影视艺术家协会承办,厦门市电视艺术家协会、福建省大学生文化创意协会协办。其目的是希望通过两岸青年学子共享的诗词文化和原创诗歌创作,结合视频呈现方式达成情感共鸣,增强两岸互信互融。
作为主办方之一,厦门理工学院将继续发扬闽台高校合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搭建两岸青年艺术创作与交流的优质平台,致力于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和艺术涵养的优秀影视创意人才。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