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新浪uc下载中心(新浪uc安卓版下载)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194人已围观
简介李想的泡泡网作为数码产品导购门户的行业老三,在2008年接受了澳洲电讯的控股。也就是说,泡泡网最大的主人,已经不是李想。而且,在澳洲入股后,李想

新浪uc下载中心(新浪uc安卓版下载)
最后更新:2023-07-05 01:45:50
推荐指数:
李想的泡泡网作为数码产品导购门户的行业老三,在2008年接受了澳洲电讯的控股。也就是说,泡泡网最大的主人,已经不是李想。而且,在澳洲入股后,李想的主要精力也不在泡泡网,而是做了一个新业务——汽车之家。多年运营的泡泡网留给他人打理。“等于是卖了”,很多业内人会用这个字眼。它跟“弃守”是一个意思。这自然不会是李想的首要选择。但是他有一前一后两个难点。第一个难点。2007年开始,已经有几千万收入和一定利润的泡泡网想尽一切办法要上中小板,或者至少是创业板。整个团队都已经翘首以待:上市成富翁。但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在2007年骤然变化,形势急转。上市泡汤了,但早已被上市激发起来的兴奋的人心却难以被抚平。当时的情况是,群情愤懑,泡泡网第三大股东邵震套现走人,走之前已经对李想恶言相向。这就像是喊上市喊了十年的金山,每一次上市泡汤,都会走一拨人。李想感觉到“团队要散了,没退路了”。这个时候,有一个投资商出现,愿意给泡泡网上市的PE值,而且,整个团队还能持有一定的股份,在这个架构下继续做事业。李想说:“换成是你,你做不做?”就是这个关卡逼李想走上“卖掉”这条路。也许背后的终极原因可以归结到泡泡网和李想自身的条件不够去,但是,最直接的那个原因就是:突然颓废的2007年,也就是“时机”二字。但为什么李想没有继续在泡泡网,而是另起一摊?这关系到第二个难点。很简单的一个判断:李想认为,泡泡网没办法后来居上,超过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它们两家每天工作12个小时,我不能让员工工作14个小时,那会死人了。我们做的事都一样,资源都一样,都干12个小时,但是时机不一样,它们有先发优势,并且数码产品早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过了这个点,我累死也超不过它们。”但同时李想发现,其实同样的付出和同样的经历,在另一个市场,就完全有机会做成第一。因为这个市场,正在经历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规则需要重新确立,而不再是数码产品市场上那样“老大制定规则,它做蠢事我就必须跟着做蠢事,比如为卖广告就要做一堆的公关配合”。这个市场就是汽车。所以李想干干脆脆地放弃泡泡网,全力投入汽车之家。后来的结果证明了李想的判断。汽车之家2009年成为行业的绝对老大,第三方调研显示汽车之家流量占所有汽车类网站资讯的50%。在这里可以清点一下两拨人,看看他们的年龄和背景。第一拨,今天中国互联网的统治者,大集团的掌舵者:以马云和张朝阳起头,1964年出生。朱骏1966年,沈南鹏1967年,李彦宏1968年。接下来是梁建章、雷军、曹国伟,1969年。再往下,周鸿1970年,丁磊、马化腾、池宇峰都是1971年。陈天桥收尾,1973年。这一拨都是出生在1964~1973年的十年之间。第二拨,最近两年崛起的新势力的代言人。开心网程炳皓,1972年生,在新浪工作10年;优酷古永锵,1966年生,在搜狐工作7年;京东商城刘强东,1973年生,做了N年的IT销售;拉卡啦孙陶然,1969年生,曾参与创办恒基伟业,后投资蓝色光标,现任拉卡啦公司董事长兼总裁;3G门户邓裕强,1976年生,北大毕业后工作4年;UCWeb的梁捷和何小鹏,1976年生,创业前在公司打工5年。换句话说,最近三五年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3G无线、视频分享几个主流领域异军突起的人当中,也都基本逃不出1964~1979年这一大致的时间段。对李想发问:你为什么没有在放弃泡泡网后,切入社交网络、电子商务或者视频分享、3G无线这四类占位更优的互联网市场?而实际上,早在2007年李想就注意到了PPG,他常对左右人说:这个东西很有潜力。李想的回答是:“我想过这个问题,但我们并不擅长这些新的领域。坦白讲,跨度太大的事我们一定做不了,比如纯技术类。我们的技术人员都以大学毕业生为主,我们本身是一个产品驱动而不是技术驱动的公司。比如开心网要做那么多动态页面和管理几千台服务器,这事我们没法做。再比如电子商务,涉及复杂的实体货物的存储和物流,我们也没法做。”归根结底,在这些新领域井喷的前夜,李想们并没有准备好相应的技能和资源,而那些比他们更年长、在主流互联网公司或者某垂直行业里磨砺多年的“老人”,则准备好了。于是李想做出了一个探索与稳妥并重的选择:还是做垂直行业的资讯和服务,这是他所熟悉的;但选择一个新的垂直行业——汽车,这是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有机会做成第一,并且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规则制定者。——2010年3月10日《创业家》杂志#管理##商业文明#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