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火线指令诺曼底(火线指令诺曼底破解版下载)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196人已围观
简介1950年,19岁小战士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进攻,他绝望地吹起号角,没想到,敌人竟然屁滚尿流逃跑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个19岁的小战士,名叫郑起。
火线指令诺曼底(火线指令诺曼底破解版下载)
最后更新:2023-07-05 02:58:40
推荐指数:
1950年,19岁小战士弹尽粮绝,面对敌人的进攻,他绝望地吹起号角,没想到,敌人竟然屁滚尿流逃跑了,这是怎么回事?这个19岁的小战士,名叫郑起。1932年,郑起出生在黑龙江省的小县城。2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3岁时母亲又改了嫁,小小的郑起只能跟着外公外婆生活。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郑起也不例外,为了能够活着,郑起要过饭,也放过猪,伴随着战争和饥饿,磕磕绊绊长到了14岁,他的人生才迎来第一次转机。1946年7月,14岁的郑起决定要参加革命。看着眼前瘦瘦小小的孩子,部队的领导心软了,于是收下郑起,并安排他当卫生员或者理发员,可郑起不愿意。他虽然年纪小,可志向并不小,不想从事后勤相关的工作,他想成为司号员,想要上前线。“你知道司号员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将来你很可能成为敌军的靶子!司号员的牺牲率非常高!你确定吗?”“报告首长!我不怕牺牲,我想成为一个司号员!”看着眼前的孩子坚定的光芒,领导也只能同意了。此后,郑起成为了号兵班的小兵。为了尽快实现自己的梦想,郑起在号兵班背号谱,练吹号,没日没夜的学习后终于有了回报,他被允许上前线了!战场上炮火纷飞,一不小心可能就会中弹而亡,郑起却临危不惧,该鼓舞士气的时候鼓舞士气,该传递指令的时候传递指令,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很出色。部队里,像郑起这样的兵有很多,郑起也没有很出名。直到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郑起声名鹊起,众人都记住了这个十几岁的小兵。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郑起跟随部队一起进入朝鲜。1950年初,我方得知美军李奇微要撤出汉城,重新布置放线。消息传来后,彭老总立即下令攻打汉城。为了阻止敌军逃窜,命令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三四七团,前往通向汉城公路的一个重要三岔口釜谷里,对敌军来一个前后夹击,让敌军插翅难飞。一番激烈的交火后,郑起所在的第七联将英军逼退,占领南山阵地。但联合国军也不是干吃白饭的,直接命令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英国精锐部队——第29旅的皇家来富枪团掩护主力难逃。起初,这只英军对于第七连不以为意,他们有大炮还有坦克,还怕区区一个连队不成?而且,第七连刚占领神帝不休,防御工事和掩体也还没有建设完全,根本不值一提。在这种想法下,英军向第七连发起猛攻。可让英军没想到的是,如此猛烈的炮火却迟迟攻打不下我方,一时之间,气氛有些低沉。而此时此刻,已经拦下5次进攻的我军情况并不好。连长重伤,指导员以及副班长以上的干部也全都牺牲了,能对敌军造成大量伤害的重机枪也被打坏了。放眼望去,都是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的尸体,此时19岁的司号员郑起站了出来。“连长,您放心,接下来阵地就交给我吧!”随后,郑起拿起了连长的手枪,将仅剩的13个战士重新编了队。在郑起的指挥和鼓励下,战士们也做了决心,誓死守卫阵地!很快,敌军的第六次进攻开始了,郑起几人誓死拼搏,枪支坏了,弹药没了,郑起冒着炮火去摸敌人的尸体。可和敌军强大的炮火相比,不过是鸡蛋碰石头,渐渐地,13个战士又有6个人牺牲了,剩下的7个人中,还有5个伤员。弹尽粮绝,人员不足,想要守住阵地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投降更不可能,郑起望了望战友,然后将刺刀安在了枪上,一切尽在不言中。不一会儿,敌人的进攻又开始了,几个人将子弹彻底打没,为接下来的肉搏做准备,而郑起也站在尸山尸海中,用尽全力,吹起了冲锋的号角。“嘀嘀哒嘀嘀嘀…”一声坚定而又绝望的号角声在战场上空震荡,这时,奇迹的一幕出现了,刚刚还在进攻的英军竟然落荒而逃了。而后,逃跑的英军撞上了前来支援的三四七团的团长李刚和政委任奇智带领的部队,最终英军以两个连的代价逃出生天。等到李刚带着人到南山阵地时,看着相互搀扶的7个战士的时,得知最后作战的指挥是19岁的郑起,刚刚吹号的也是郑起时,他心酸又骄傲。此次战争结束后,关于郑起的19岁小兵以军号逼退敌人的事迹彻底传开,郑起因因此获得了二级战斗英雄的称号。一年后,郑起受邀参加国庆观礼,郑起高兴不已。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他收到一张宴会的请帖,上面写着谨请光临——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宴会上,郑起和毛主席隔桌相望,他鼓起勇气,在大家敬酒的时候,也端起酒杯走向了毛主席。毛主席在得知这个年轻的战士从前线而来后,握住了他的手。此后的几十年,这一刻被郑起永远记在了心里。当然,这个用号角震慑敌军,有勇有谋,誓死守卫占地的英雄郑起也被我们记在心里。至于当时敌军为何撤退,我想或许是郑起坚定地号角声让敌军误以为有援军来了,各位觉得呢?#人物##历史#作者:桃酒编辑:凉亦歌1941年,德国突然宣布对苏联进行作战,此时德国已经对英国宣战,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希特勒并非不懂这个道理,那么他为何仍做出如此选择?其实,希特勒深知两线作战之害,反对两线作战。战前,他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目的就是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深渊,重蹈德国输掉一战的覆辙。而且公开表示进行两线作战是十分愚蠢的行为。所以,在二战初期,希特勒一直秉持这一原则,坚持每次作战都针对一个敌人,但也是他自己违反了这一原则,启动巴巴罗萨计划,主动挑起了两线作战。那么希特勒为何要违背自己的原则呢?这有许多方面的因素。1940年8月1日,希特勒签发第17号指令,决定“对英进行海空作战”,要求德国空军夺取制空权,大规模空袭英伦三岛,通过破坏英国的军事经济潜力迫使英国退出战争,进而对德妥协。这样,为时近一年的不列颠空战由此展开。事实证明,德国人完全低估了英国军民的抵抗意志,“真正的和平不能通过与希特勒握手取得,而必须首先消灭希特勒主义。”在不列颠空战中,英国勇士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德军进攻英国受挫,空战以英军胜利而告终,希特勒的战略部署被彻底打乱。按照常人考虑,此时德国仍有底牌,仍应该进攻英国,但希特勒考虑到了更多。他一番权衡下来,暂时推迟“海狮计划”,用少部分兵力牵制英国,转而将主力转向苏联。这是因为在苏德开战之前德国一直从苏联进口各种战略物资,然而苏联在这一问题上的谨慎态度使德国始终无法解决长期的供应问题,一旦苏联选择切断供应,德国的实力会迅速下降,反而如果德国能够占领苏联从苏联攫取资源,那么英国封锁地中海和北海的战略意义就将大打折扣,出于这一点德国迅速将目光转到了苏联身上。第二个因素是当时欧洲的政治环境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时,纳粹德国与苏联不谋而合的开始实施扩张计划。在德国闪击波兰后苏军也进入波兰境内,随后与德国会师布列斯特举行阅兵,看出端倪的英法终于对德宣战。于是苏联又争取到时间进攻了芬兰,1940年在威逼利诱下吞并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自此苏联构建起了北起库尔曼斯克,南至比萨拉比亚的“东方战线”。此时的苏联已然有了大国的影子,开始了坐山观虎斗,前线集结了大批军队,德国如果继续挥师英国,双方如果拿出底牌,最终苏联仍可坐收渔翁之利,这是与苏联意识形态不对付的德国所不愿意看到的。第三个因素是希特勒的判断,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给了希特勒一些错误的情报,那时苏联红军人数众多,结果被人数和装备都不如自己的芬军打击下,损失惨重。此战充分暴露了苏军战斗力非常低下,以及军队组织能力差的问题。苏军在苏芬战争中的表现,让德国认为苏联只是貌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这刺激了希特勒的侵略野心,促使他下定决心发动对苏联的突袭战。基于对自身实力的过高估计和对苏联的实力估计过低使希特勒对两线作战的风险严重估计不足,因为对苏联的战争在他看来会像对波兰、法国等国的战争一样在短时间内结束,但他很快失策了。德国很快陷入了泥泞的苏德战场难以自拔,最终自取灭亡。德国主动进攻苏联是当时的战争形势下不得已而作出的博弈决策。而自己的盟友日本更加指望不上,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资源有限,中国人民的反抗使得日本不可脱身,在太平洋战场也被美国压制,最终的结果也是覆灭。1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国两面受敌最终于1945年5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由此基本结束。
很赞哦! (0)
上一篇:景区宝(景区宝好用吗)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