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大将军手写板驱动下载(大将军手写板安装包)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28人已围观

简介#头条中国史#魏明帝曹叡最初托孤的名单中并没有司马懿,是谁私自将司马懿加上去的,成为唯二的托孤大臣三国时代一共是十一位皇帝(算曹操),这些皇帝可

大将军手写板驱动下载(大将军手写板安装包)

最后更新:2023-07-05 05:20:39

推荐指数

#头条中国史#魏明帝曹叡最初托孤的名单中并没有司马懿,是谁私自将司马懿加上去的,成为唯二的托孤大臣三国时代一共是十一位皇帝(算曹操),这些皇帝可以说有了一个共性,那就是“黄鼠狼下崽,一窝不如一窝”。但在其中魏明帝曹叡是相当不错一个,个人能力远超吴蜀二代皇帝。但曹叡没有善始善终,自诸葛亮病逝之后,曹魏没有了外界压力,曹叡就彻底开始放飞自我,骄奢淫逸,挥霍无度。 后世史家评价曹叡好色无度,这很大程度在于,曹叡希望有一个自己儿子,可惜三个儿子都是早夭,因此不得不从宗室中挑选曹芳为养子,曹芳生父不详,应该是刻意掩盖了。公元238年冬,曹叡一病不起,就开始安排托孤大事,曹叡最初的计划是,以燕王曹宇为大将军(曹操幼子),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曹休的儿子),还有骁骑将军秦朗(曹操义子)五人一同辅政。 这五人都要不是曹魏宗室,要不就宗室近支,而曹宇之所以能成为首席托孤大臣,就是他与曹叡的私人关系不错。对于这一托孤重任,曹宇并没有接受,从他在曹叡死后的一系列表现来看,曹宇的能力真一般。所以曹宇也颇有自知之明,所以百般推脱,推辞不受。当时负责书信诏书的是刘放和孙资,二人对夏侯献和曹肇一向不满,现在二人又掌握了辅政大权。在这种情况下,二人开始给曹叡进言。曹叡就问:燕王不肯辅政,那谁合适,当时只有曹爽一人在旁边,刘放和孙资就举荐了曹爽,最好是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政。曹爽当时吓得汗流浃背不能出声回应,刘放轻轻的踩了踩曹爽的脚,在他耳边教他说“臣以死保社稷”。魏明帝就采纳了刘放和孙资的建议,打算托孤曹爽和司马懿。这里最关键一点就是司马懿不在朝中,正从辽东往回赶。刘放还不放心,让魏明帝亲手写下诏书,魏帝明表示自己已经不能手写诏书,刘放爬到床上,用手握住魏明帝的手勉强写了手诏,然后这二人直接出来宣布,说天子有诏免去燕王曹宇、夏侯献等人的官职,不得留在宫中。曹宇流涕而去。这个时候,司马懿正已经到了河内郡的汲县,魏明帝下了急诏书派人去召司马懿进宫。但在这之前,燕王曹宇手里还有一份诏书,意思让司马懿从辽东回来直接回长安驻兵,这下司马懿等于是得到两份诏书,一份是让他去长安,另一份是召他回京,但司马懿直接赶赴洛阳。 公元239年正月,司马懿曹宇入宫面见魏明帝。曹叡让司马懿和曹爽一同辅政,以齐王曹芳为皇太子,36岁的魏明帝曹叡驾崩。司马懿能够成为托孤之臣,完全是个意外,主要还是刘放和孙资这为了给自己谋求利益,不愿意夏侯献和曹肇入辅政,就为了反对而反对,和司马懿没有关系。 我们现在就分析一下曹叡托孤大臣安排,可以说,最初曹叡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司马懿,当然,从能力上来说,司马懿完全有资格,有能力。曹叡最初是以燕王曹宇,曹肇,秦朗,曹爽为辅政班子,没有一个外臣,这显然是错误,因为没有政治平衡,当初,曹丕的四位托孤大臣,宗室和朝臣各两位,陈群和司马懿是士族朝臣代表,曹真和曹休是宗室贵戚代表。如果真的按照曹叡这个布局,朝局必然混乱。曹宇这个人,和曹爽一样,同样也没有军事、地方、政治等方面上的历练,甚至还不如曹爽呢。在朝臣和士族里面,司马懿可以成为托孤之人,卫臻,满宠,王陵,崔林等人同样具有被托孤的资格。司马懿最后篡位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中宗室人才凋零才是最终造成司马篡政的重要原因。曹魏以远支宗室掌兵,颍川士族集团执政,但这里面都没有司马懿什么事,但他却成为两个集团都接受的人物。还有一点,辅政大臣太少,权力过于集中,司马懿与曹爽两人,不论是在能力上还是在影响力上,都绝不对等。在这种情形下,指望两人日后能精诚合作,几乎是天方夜谭。换谁和司马懿搭班子都是个完。当时司马懿又在军队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曹叡不想着如何去防范他可能的作乱,反而让司马懿当托孤大臣,最后政归司马氏,表面上看起来是个偶然事件,但却暴露了曹叡作为皇帝,在能力和洞见上的很多问题。当然也是没有别人了。托孤这件事本来就风险极大,成败各半,甚至大多数时候败多成少。毕竟像诸葛亮这样的,一千年就这一个,曹丕曹睿两代寿数不长,导致自己英年早逝。而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权力传承级稳。失败就是必然。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