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电子书分割器(pdf分割器)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196人已围观

简介1985年6月,30多名海军专家赶到黄埔造船厂秘密拆解墨尔本号航母。没错,美国上校戴维斯突然闯进来,坚持要“参观”整个拆除过程!墨尔本号是中国从

电子书分割器(pdf分割器)

最后更新:2023-07-05 01:01:14

推荐指数

1985年6月,30多名海军专家赶到黄埔造船厂秘密拆解墨尔本号航母。没错,美国上校戴维斯突然闯进来,坚持要“参观”整个拆除过程!墨尔本号是中国从澳大利亚买来的废弃航母。它原本是英国在二战期间(1943年)建造的“尊严级”轻型航母。二战后,英国人买不起这么多航母,就以10英镑的价格卖给了澳大利亚。不能光买航母,还得有武器装备和配套设施,所以澳大利亚又花了830万美元把这些装备都买回来!澳大利亚人想买回来炫耀,但买回来之后,却成了澳大利亚海军的噩梦。这艘航母在19年的服役期内,发生过7次碰撞事故和1次起火事故,与商船、货船、军舰都有过碰撞。墨尔本虽然没有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却成功撞毁了自己的两艘驱逐舰,造成150人死伤,因此被嘲讽为“毁灭者切割器”。澳大利亚人无法忍受这艘到处闯祸的航母,终于在1982年将其退役。澳大利亚拆除了动力装置和航母上的所有设备,墨尔本号完全成了一个钢壳。澳大利亚为了拿回一些书,想卖掉这艘废船,但是墨尔本臭名昭著,没有人愿意接手。只有中国公司表明了购买意向。当时除了中国对钢材的需求量比较大,也是学习建造航母的好机会。最终,中国联合拆船公司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拿下了这艘空壳航母的拆解权和出售权。购买中国的航母挑动了美国的神经。美国要求澳大利亚彻底拆除船上设备,甚至一度想阻挠交易,但中澳合同还是签了。由于墨尔本号的设备全部被拆除,无法自行出航,中国只好派拖船德平号把航母拖回来。经过37天的艰苦拖航,1985年6月11日,两万吨级的墨尔本号成功抵达珠江口。海军得知航母已抵达广州黄埔造船厂后,迅速派出由30多名军事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参与拆解。虽然澳大利亚拆除了航母上的所有设备,但专家们还是找到了惊喜。蒸汽弹射器和阻拦索设备还在!弹射器和拦阻索一直是航母发展的关键技术,弹射器是保证战机能够立即进入战时状态的核心部件;阻拦索是阻拦高速舰载机的“生命线”,是保证其安全着舰的必要设备。这两件实物装备对我海军研究和克服这些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缩短了研发时间。因为这两件装备,1986年,中国成功进行了航母实验。海军的30多名专家,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到航母。他们直接住在拆船厂的工棚里,夜以继日地测绘和观察航母的各种结构和设备的细节,第一次认识了现代航母。这艘被澳大利亚视为破烂的航母,无意中成为了中国航母发展的敲门砖。后来美国得知中国获得了这两件宝物,就公开指责澳大利亚玩忽职守,批评澳大利亚把航母卖给中国。9个月后,墨尔本号开始被拆除。中国这才发现,澳大利亚在航母上处处设防中国。他们将导航舵叶向右焊接15度,使航母无法直行,无法再军事化。所有不能拆卸的电子设备和配套设施都被澳方暴力破坏。在拆除航空母舰期间,美国上校戴维斯突然造访了墨尔本。上校声称自己曾在航母上服役,对航母有独特的“感情”,并要求参观整个航母的拆解过程。虽然造船厂知道美国军官的真实目的,但在签订购买合同时,很清楚第三方可以监督拆解现场。有一次造船厂不敢做决定,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将军大方地说,戴维斯可以去参观。一方面,当时中美关系处于蜜月期,难以拒绝;另一方面,航母上的关键弹射器和阻拦索已经被拆除,没有什么可展示的。于是戴维斯进入拆解现场,发现航母已经被拆得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值钱的设备。船厂员工正在一块一块切割船体金属,没有迹象表明墨尔本已经军事化。戴维斯看到这一幕后满意地离开了。他不知道的是,中国获得了航母的结构、舱室分布和两个关键技术对象,从中受益匪浅。1985年,刘华清将军批准启动“航母论证”,开始为航母建设储备人才。1989年1月,“891工程”启动,开始了航母建造的第二次论证。“891工程”系统阐述了建造航母的必要性,提出了航母建造的关键节点。从此,国产航母进入实质性规划阶段。后来中国从各国引进技术,先后购买了三艘航母。通过采取折中主义的方法,取长补短,逐渐具备了建造国产航母的技术储备。2012年9月,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服役。5年后,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下水。这些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一辈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辛勤耕耘打下的基础!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