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长安V先生:全国返乡热情高涨 多地出台新规定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10人已围观

简介#西安头条#多地调整来返政策:低风险地区人员不再自费隔离!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九不准”要求,包括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

长安V先生:全国返乡热情高涨 多地出台新规定

最后更新:2023-07-05 01:13:19

推荐指数

#西安头条#多地调整来返政策:低风险地区人员不再自费隔离!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九不准”要求,包括不准对来自低风险地区人员采取强制劝返、隔离等限制措施。截至6月13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从浙江、四川、甘肃、广东等多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处证实,已调整外来人员健康管理措施,隔离政策不再“一刀切”。四川:上海来返川人员改为居家隔离四川省疫情防控指挥部热线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对来自上海的人员不再实行集中隔离措施,改为居家隔离。从6月12日0时起,上海市全域由A类地区调整为B类地区,对近7天内有上海市旅居史来(返)川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至抵川后满7天。居家隔离期间,共同居住人员应同时实行居家隔离,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或不接受共同居住人员隔离的,实行集中隔离。重庆:对上海低风险地区人员实行居家隔离或自我健康监测重庆市渝中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热线工作人员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上海低风险区来返渝人员不需要实行集中隔离,实行居家隔离或自我健康监测。《通知》要求,对上海市中高风险地区所在乡镇(街道)或7天内有本土社会面阳性病例的乡镇(街道)来浙返浙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对上海市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或7天内有本土社会面阳性病例的区来浙返浙人员实行“7天日常健康监测”;对上海市其他地区来浙返浙人员实行“7天日常健康监测”。甘肃:低风险地区人员来返甘不需要集中隔离甘肃省兰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省外低风险区人员不再实行集中隔离,对于没有疫情的省份来返甘人员也不需居家隔离。6月7日,省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调整省外疫情输入防控措施的通知》,分类实施省外来(返)甘人员的精准管控。疫情防控是一面镜子,鉴照宗旨意识和治理能力。最近,不少地方和部门纷纷出台精细化、人性化的防疫举措,引导好、服务好返乡过节和就地过年的群众,得到各方点赞。有的地方把防控措施做成“返乡导图”,简洁明了,操作方便;有的在高铁车站启用“智能防疫闸机”,机器代人自动查验健康码,出行更加便捷和安全;有的为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实际困难,让就地过年的人们也能感受浓浓年味……做好疫情防控,必须做实群众工作,舍得下“绣花”功夫。想群众所想,解群众所忧,既有防控力度,又不失暖心温度,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疫情面前,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刻也不能松懈。防疫举措可以“硬核”,却不能“硬来”,更不能脱离法治轨道“胡来”。一些地方出台层层加码的“土政策”,设置超出防控需要的障碍,擅自定义风险地区,擅自延长隔离观察时间,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将群众返乡视为“恶意”,与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的要求背道而驰,也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格格不入,必须及时纠偏校正。市民接种疫苗的热情较高和疫苗接种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为阻击疫情、抗击疫情带来了信心和希望,然而,个别地方出现的不和谐的现象,却令人揪心。有网友反映,有的地方和部门将疫苗接种情况和员工切身利益挂钩,甚至无视部分员工的身体特殊情况,要求全员接种,还有的地方为了提升企业接种速度,将接种率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挂钩。客观地说,“应接尽接”“应快尽快”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但只为一时的政绩而不顾实际、简单粗暴,这不仅映衬出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顽疾,更是给防疫工作添乱,甚至导致部分群众对疫苗产生恐惧。据悉,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加强对各地的指导,要求各地提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管理和组织水平,加强对接种人员的培训,在工作中将坚持“应接尽接”和自愿原则相结合,在充分告知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群众积极接种、主动接种,力争实现“应接尽接”。只有树立正确政绩观,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多推出一些更便捷、更优质的暖心服务,将纠正“一刀切”等做法落实到行动中,才能让接种市民更安心、更放心。也只有按梯次推进,就群众关注的“哪些人群适宜接种”“如何正确接种”“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问题答疑解惑,才能有效消除“疫苗犹豫”。稳步提高新冠病毒疫苗人群接种率和覆盖面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构建起疫情防控的有效屏障,需要从实际出发,重“显绩”更重“实绩”。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