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藏文翻译软件(藏文翻译软件手机版)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182人已围观

简介“尼玛”这个词有时候用来表达不好的情绪!实际上在咱们西藏,以及川西高原等等的全国藏区,它所表达的含义,有另一层意思。现在咱们互联网异常发达,流行

藏文翻译软件(藏文翻译软件手机版)

最后更新:2023-07-05 01:54:11

推荐指数

“尼玛”这个词有时候用来表达不好的情绪!实际上在咱们西藏,以及川西高原等等的全国藏区,它所表达的含义,有另一层意思。现在咱们互联网异常发达,流行造句造梗。有的用拼音代替句子或词语,比如YYDS,意思是永远滴神,也可以说永远单身。另外一种,就是谐音梗。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打碎了盘子,就用“碎碎平安”,寓意“岁岁平安”;还有全国朋友过年吃鱼,就说“年年有鱼”,寓意“年年有余”!除此之外,“尼玛”这个词也在其中。全国地大物博,南北有差异,省市之间有差异,甚至有的隔村也有差异。今天卓玛和大家讲讲西藏的文化差异,以及“尼玛”这个词的解释。在藏族儿女中,“尼玛”其实很常见,比如尼玛顿珠、尼玛拉姆,常用于人的名字。那么“尼玛”的藏语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呢?最通俗的说,就是太阳的意思,也有一个美好寓意。而对应月亮的,就是“达瓦”,比如扎西达瓦,达瓦次仁,都是咱们的名字。藏族人取名,也和全国朋友一样,有某种寓意。比如我有朋友叫徐志,父母就希望他心怀大志。把美好的寓意放到名字里,也是对美好的向往。只不过“尼玛”在谐音梗里不文明,这也显示出藏汉文化的差异,还蛮有趣的。那还有朋友会问,藏族姑娘们是不是只有一个名字?走在街上您喊一声,十个人九个都回头,都是美丽的“卓玛”!这个名字看起来普遍,主要得益于《卓玛》这首歌,以及文艺作品中都喜欢用。实际上,藏族姑娘们有的叫“拉姆”,是仙女的意思;也有“曲珍”、“措姆”、“央宗”、“德吉”等等;更有咱最喜欢的“梅朵”,比如格桑梅朵,寓意幸福的美丽花朵盛开,听名字就能沦陷!#文化#1982年,青海省考古研究所的许新国和同事,来到热水乡鲁丝沟调查岩画。当地藏民达洛告诉他:“在河北岸,那里有一座九层妖塔!”出于职业的敏感,许新国和同事涉水渡河,确认了达洛口中的“九层妖塔”是一座罕见的封土大墓。研究人员随即展开考古发掘工作,4年之后,热水血渭一号墓和周边的近百座吐谷浑墓群被揭开神秘面纱,震惊世人。1996年被评为年度十大考古发现。其实当地人之所以叫血渭一号大墓为“九层妖塔”,是因为这座古墓共有上下九层。因为吐谷浑是被吐蕃所灭,因此历代的藏民对于吐谷浑的称呼都是妖魔化了;当地传说千年之前这里有一个魔国,魔国的魔王死后就葬在这座九层大墓中,因此称为“九层妖塔”。“九层妖楼”的名号最早在民国时期就已出现。而现在考古的名称中血渭一号大墓中的血渭二字,也因为有血字而听上去就似乎很可怕,但其实血渭二字来源于当地的血渭草原和血渭山,只是一个普通藏语翻译的地名。后来,在各种小说和影视剧中,也有了“九层妖塔”的概念,比如著名的《鬼吹灯》系列就有九层妖楼的故事。得益于现代影视艺术工业的发展,《鬼吹灯》系列作品也被改编成了影视剧,以前我们只能在脑海中想象的各种神奇场景,如今都能在屏幕上看到了。如今根据《鬼吹灯之昆仑神宫》改编的电视剧已经开播,原著中让人赞叹不已的食罪巴鲁、雪弥勒、白毛狼王、达普鬼虫、斑纹蛟、白胡子鱼王、火蜥蜴等神奇动物或者恐怖怪物都已经被现代特技具象出了实物;而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张雨绮饰演的Shirley杨,姜超饰演的王胖子三位摸金校尉将再次给大家带来神奇的昆仑神宫之旅!目前豆瓣评分7.3,在国产剧中评分尚可,不知道你喜欢这部剧吗?#鬼吹灯探宝解说大赛#阿绒甲措,男,藏族,四川巴塘人,教授,中共党员,生于1962年6月,西南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曾担任康定民族师专藏文系副主任、主任、党总支书记等职务,现任四川民族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校学术带头人、全国高协组织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委员。自1988年调入康定民族师专任教以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先后承担了《藏文修辞学》《藏文文选》《藏文文法》《藏文书法》《中学教材教法》《教育学》《行政管理学》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教学工作。四川省教委重点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委师范司、世行贷款办“师范教育发展”改革项目资助课题《四川藏区双语教育与教学研究》课题组成员之一,主要承担完成一篇研究文章和一篇调查报告,于1996年11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家教委师范司、外资贷款办世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改革项目《为藏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初中教师的途径和方法》课题,承担完成西藏自治区各地区的实地考察调研任务。世界银行贷款“师范教育发展”项目的改革课题《藏传绘画艺术课程建设与藏区高师美术教学改革》课题组成员之一,承担完成了“藏传绘画理论著述大藏经《丹珠尔》中关于绘画的论述”和“著名绘画理论家、理论翻译家”部分的编写工作。主持参与省级重点课程建设《汉藏翻译论理与实践》课题的工作。主持并主研《四川省民族师专藏语言文学教学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申报并主研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四川藏区中、小学教育教学法研究》。《高中基础语法》(合著)2004年7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藏族文化与康巴风情》(主编,汉文,约35万字)2004年10月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中小学藏语文实用教学法》专著(藏文)2005年1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主持协调省级重点课程建设《汉藏翻译论理与实践》教材的编写工作,1997年7月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与人合作选编《汉藏政论文翻译原文选编》(藏文)省级重点课程建设的实践教材。参编《藏文文选与习作》第一、二、三册专业教材。主持编写《藏文文选与习作》第四册专业教材。自1993年——2000年义务担任“学报”编委工作。主持并审订1996年度(藏文专辑)《康定学刊》第四期和1998年度第一期的学报工作。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参编的《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2001年3月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999年3月专著(合著)《四川藏区双语教育教学研究》获“高等教育学科优秀科研成果”。1999年4月专著(合著)《四川藏区双语教育教学研究》获“全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论文《民族高校教学方法初探》获“康定民族师专98年度学报优秀论文”奖。2001年12月《汉藏翻译理论与实践》(教材)获“2000年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11月《藏族文化与康巴风情》教材(汉),主编,获康定民族师专“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11月《高中基础语法》专著(藏文)获康定民族师专“教学成果”三等奖。  昨晚露宿在登嘎绒叶古山下的一个桥洞里。  早上起来,在洞口俯视金沙江,橙碧如墨。  很奇怪,金沙江到了这个位置,由原先的奔腾迅猛一下子变得温柔宁静了起来。  上网搜索了一下,这个地方属于香格里拉范围。  再搜索了一下这个词的来历,是这么说的:  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出版了一本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小说的情节是:主人公康威等人因飞机被劫持,降落在万古苍凉的雪原上。在“蓝月山谷”,他们遇到了能说英语的土著居民,把他们领进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这里有神圣的雪山冰川,草茂花放,流水潺潺,倒映着蓝天白云,草原上牛羊成群,各民族世代杂居,相融共处,没有士兵,没有警察,也没有罪恶。就像是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美丽、明朗、安然、闲放、优游、知足、宁静、和谐。  藏语中也有香格里拉一词,翻成汉语的意思是“心中的日月”。  于是大半个世纪以来,全世界都在寻找这片与世无争的人间净土。按照小说中的描述,香格里拉的景色特点是:蓝天、白云、雪山、峡谷、草原、湖泊湖泊、冰川、森林、寺庙、经幡、青稞架、玛尼堆、牦牛、藏獒、狼毒、酥油茶、土掌房……等等,这些在现实中就是中国的云南、四川、西藏交界一带的景色。  于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稻城几乎同时提出申请改名为香格里拉县,最后还是迪庆州稍快一点,抢先一步,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12月迪庆州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  当然,四川省也不甘失败。于是2001年,四川省政府只好将稻城下面的日瓦乡更名为香格里拉乡。  我呢,其实对于“香格里拉”这个词也一直不陌生,十多年前就知道这个词了。  十多年前,我一直在南宁市流浪。  提到南宁,大家可能会想到,这里是“电瓶车之乡”,而且由电瓶车之乡诞生了网红,叫“窃瓦拉格周”。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句话就是他讲的。  其实,我跟窃瓦拉格周也有一些渊源,但有些东西我也不好公开说,你懂的。  其实,只要是南宁“电瓶界”的那些绿林老前辈们,对“香格里拉”这个词,一定都不可能会陌生。  因为呢,从南宁的市中心,到西大东门那边的明秀秀灵路口,一定会经过一个叫做“香格里拉”的大酒店。  南宁高大的城市建筑极多,为什么名不见经传的“香格里拉”酒店,能在“电瓶界”前辈们的眼中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地理坐标?  因为,电瓶好汉们路过这里的时时间,基本都会是在深夜。  白天繁闹的南宁,到了深夜,所有的店铺都差不多关门了。因此这就导致了,24小时通宵营业的香格里拉县酒店,特别的醒目。因为在酒店的楼顶,有一个巨大的霓虹灯,上面的“香格里拉”四个字彻夜光芒四射。  南宁市街道很多,就算是老南宁,有时候也可能会迷路。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借助一些醒目的坐标,来分辨路途。  彻夜不息的“香格里拉”大霓虹灯,就成了电瓶车好汉们深夜辨别道路的依据。因为只要你是从东边南边进入明秀路,必须要经过这。  为什么好汉们都要去明秀路呢?  在明秀路,有一个路口,叫秀灵路口。当然,在普通市民眼中,这个路口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  但这里却是“电瓶界”的绿林好汉们心中的圣地。  白天,这个路口一切如常。但一到晚上十一二点,夜幕深深的笼罩入这个城市,这个路口,就跟白天彻底不一样了。  路口开始出现各色各样的人,他们都其貌不扬,跟平常路边的那些大叔大妈并无二致。他们或站着,或蹲着,或走着,但无论在做什么,他们都环绕在这个路口。  如果深夜的这时候有人骑电瓶车停在这里,不到三秒钟,这群人立马就都会都围上来,检查成色,询问价格。  听大叔大妈们的口音,都是北方一带的。只能说,北方人会做生意。  至于那些骑车过来的人,多数情况下,口音也比较特殊,类似于“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一类南宁本地普通话。  说到这里,懂的都懂了,我不能说太多。这个江湖路口,最后也消失在了江湖里。2020年的时候,我半夜过去,这里已经恢复为一个普通路口了。  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深夜或凌晨,都会从香格里拉大酒店的霓虹灯下路过。  夏天的深夜,冬天的深夜,“香格里拉”都会绽出不一样的光芒,我无数次站在这个霓灯下仰望。  一些入行的新人,找不到路的时候,会打电话给前辈。通话那头一定会这么说:“你到香格里拉了没有?你赶快去找这个地方,不懂就问人,到了的话,你往##处转就行了……”  而那边收货的电话,也会这样跟送货的讲,“我在香格里拉的##处,你赶快过来……”  今天我才知道,“香格里拉”从藏文翻译过来,是“心中的日月”,藏人心中的圣地。  但是很久以前我就知道,“香格里拉”是南宁“电瓶界”的好汉们心中的圣地,每当走到这里,他们会长长吁一口气,庆幸自己一路安全,成功抵达。不知现在,南宁的香格里拉还在不在。1950年,路边一战士吃炒花生,降边嘉措闻香央求,能不能给我一小把?战士抬头看他。降边又说,一两颗也行。战士说,来,摊开手,把花生全给了他。从此,12岁的降边用一辈子追随两个“英雄”。 降边嘉措出生在四川巴塘县,属于藏区,7岁那年,因为贫困,听父母的话,去头人家当“学差”,以换些吃的,比如糌粑、酥油之类。当局要当地人学习汉语,头人觉得自己家孩子没必要学,为了应付,就把小降边派去学习汉语。 1949年巴塘和平解放。次年先遣部队进藏,经过巴塘。降边虽然年龄小,但也见过三种部队,一种是旧军阀,一种是蒋军,还有就是子弟兵。藏区老百姓称子弟兵为“金珠玛米”(意为:砸碎锁链的队伍)。 一天,一位“金珠玛米”坐在一块石头上吃炒花生,小降边闻到,太香了,馋虫都被勾出来了。就怯怯地走上前,问:“你吃的是什么,能不能给我也尝尝?”战士抬起头,笑眯眯地看着他。 降边突然觉得自己提了个“无礼”的要求,但还是退一步说,给一两颗也行。战士哈哈笑起来:来,摊开手,给你!就把手里的花生都给了小降边。其实战士分到手里的也就一把炒花生,还没吃几颗,就都送了降边。 回家后,降边就对父亲和兄弟说了吃炒花生的故事。家人都说,金珠玛米就是好,另两种部队士兵不抢老百姓就已经不错了,怎么可能这么对待老百姓? 家里人都赞同降边也当了“金珠玛米”。那年他12岁,个子还没有枪杆高,就成了十八军文工团藏族小战士。 在英雄的部队里,降边发挥了懂藏语和汉语“双语”的特长,跟随部队边当翻译边学习,在以后的24年间,把马列、毛选著作等文献翻译成藏文。 1980年,社会科学院面向社会招聘研究员。42岁的降边嘉措担心自己年龄太大拼不过年轻人,但还是想试试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当主考官问他,你知道格萨尔吗?对降边来说,这问题掉到他的坑里了。 降边的家乡巴塘县,处在金沙江畔,与藏隔江相望。降边七、八岁的时候,就常常跟着马帮入藏。每次,马帮队伍里总有一两个说唱艺人,白天走货,晚上点起篝火,烧茶吃饭,艺人就会唱起格萨尔。 《格萨尔》是藏族人集体创作的英雄史诗,史诗里的主人公是11世纪天神的儿子格萨尔,为了普度众生投胎到雪域高原,用他那坚强的意志和强大的力量,降妖伏魔、惩恶扬善、抑强扶弱、造福百姓。 比如降边比较喜欢“赛马称王”这一段故事,讲的是不分阶级,平等比赛,只要凭借自己的实力策马在前面就是胜利。降边说,格萨尔史诗崇尚的是英雄精神,而不崇拜出身,史诗表现着天道人心,寄托着底层百姓的光荣与梦想。 讲格萨尔,降边简直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后来,他没有悬念地被社科院聘请为副研究员。 但是有一项使命正在召唤这位藏族中年人。 社科院的负责人周扬,临终嘱咐降边说:你一定要把英雄史诗格萨尔整理出来,并且翻译成中文,成为东方史诗。 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格萨尔有100万行诗,2000多万字,字数是《荷马史诗》的50倍,说唱艺人说,格萨尔的故事“像杂色马的毛一样多”。 旧藏时期,说唱艺人地位非常低微,相当于乞丐,还要缴纳“乞讨税”,农奴主、土司、头人看不到《格萨尔》的价值,还说艺人的传唱是“乞丐的喧嚣”,反而是外国学者早就开始对格萨尔进行研究。 陈寅恪先生曾经感叹敦煌学,说“敦煌学的故乡在中国,研究成果却在国外”,其实《格萨尔》的命运也一样。 新中国成立以后,农奴成了国家的主人,也是文化的主人。传唱艺人巴扎老人,就是典型代表。单他的“乞丐的喧嚣”就被录制成1000多小时的磁带,相当于5部《红楼梦》,降边称之为研究“格萨尔”的“国宝”。 前三十年,降边走遍了藏族高原的山山水水,搜集整理艺人的说唱本,主要精力花在甄选、修编藏文版《格萨尔》上。 降边说,“格萨尔”的故事特点是“长”,篇幅长得惊人,体量大得吓人。还有个特点是“活”,格萨尔“活”在很多说唱艺人的嘴里,所以要“抢救”写成文字,这项工作要非常有耐心。 八十年代,曾经调过来一个大学生小丫头,后来她结婚生子,几年过去了,回来一看我还在整理修编,她感慨地说:为了精选本,白了降边头。 三十年后,40卷本、51册、1600万字的煌煌巨著藏文版《格萨尔》精选本终于出齐面世。后来十年,降边又把《格萨尔》翻译成中文版。 1985年,降边在教科文组织发表专题演讲,向世界介绍扎巴老人等《格萨尔》说唱艺人;1986年,撰文反驳黑格尔“中国没有史诗”的论断;2009年,《格萨尔》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格萨尔正在走向世界,改变世界英雄史诗的文化格局,必将成为世界史诗之冠。 降边嘉措今年已经84岁高龄,12岁他追随了英雄部队,后来他用笔追随英雄格萨尔。 把一件有价值的事坚持做40年,这本身也是英雄。#金秋话重阳#丁真发布新歌《1376心想事成》MV,祝大家扎西德勒。2月9日,丁真公开了自己首支单曲的MV,称:“第一个MV,新的一年大家1376,扎西德勒。”文中“1376”在藏语里是心想事成的意思。“扎西德勒”是藏族人们表示欢迎、祝福的吉祥话语。其中的“扎西”(tashi,bkra shis)是“吉祥”的意思,“德勒”(delek,bdelegs)是“好”的意思,连起来就可以翻译成“吉祥如意”之意。MV中丁真演唱得很专注,随着音乐晃动,不经意间还会对着镜头微笑。在吉祥的音乐中理塘的风景画卷也慢慢展开,让人感叹风景美如画。除此之外,MV中也表达了对祖国的祝福。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表示了对这首歌的喜爱和支持。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1376,扎西德勒!#丁真新歌mv##八卦手册#作家与酒|马克:我是一个和摘要酒有故事的人作者介绍|PROFILE马克(马建忠),中国作协会员。著有诗集《在北方》《独白》《边缘地带》《光荣与梦想》《往事如云》和散文集《如歌的唱卖》等,作品入选人民日报、中国作协主编的《放歌六十年》,以及《中国当代公安诗选》等选本,并翻译成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荣获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公安部等征文奖项,以及武警部队首届文艺奖。#故事推荐#游览拉卜楞寺,是我们到达夏河的第二天。头天晚上,我们落实好宾馆出来闲逛,就发现,夏河不愧是藏传佛教的重地。我们逛街,红衣喇嘛三五成群,或打车或疾行,我们吃饭,紧邻的就是一位,要了一碗面汤,在嘈杂中沉默而食。时不时会看见结伴而行的孩童喇嘛,六七八岁的年纪,红衣肃穆,低头疾行,间或交流,也目不斜视,一律拒人于千里之外。拉卜楞寺很大,我们逛了近两个小时还未及一半,宝妮却烦了,在诵经堂外一堵旧墙边上哭,哄劝无效。我无奈,站在一米开外的地方看来来往往的各色游客,还有红衣的喇嘛。诵经时刻将至,喇嘛渐渐多了起来,涌向诵经堂。青热,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他走在三五成行的一群喇嘛的外侧,应该是发现了蹲在地上自顾玩耍的宝妮,边走边频频侧目,脸上始终带着一抹笑容,亲切的,友善的。待要转弯时,他的脚步稍稍迟疑了一下,又看向宝妮,终于还是回转过来,走向我们。“她,怎么了?”他友善地笑,语气也带着一种平静的友好。我看看宝妮,小妮子眼睛红肿,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于是道:“她不高兴了,觉得不好玩!”“哦,不高兴了。”他似乎是自言自语的,依旧微笑着,看着一米开外的女儿,不再言语。我突然有一丝被打动,他的目光,友善,纯朴,透露着一种对孩子的喜爱。我突然想起不时见到的那些孩童喇嘛,于是就问道,“你们这里有很多,像她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就出家了呢?”我生怕哪里说错,冒犯了他,问得小心翼翼。他依然微笑,低眉回答:“是学习,为了学习。”我还是茫然,于是又问:“那你呢,也是这么小就来学习的吗?”他低头,还是微笑,“我是13岁,13岁来的。”他就这么站着,一直微笑,有问必答,语气轻轻的,带着一点点卷卷的发音。慢慢我知道,他是青海很偏僻的一个县城的人,13岁来这里修习,已经18年了,再学习6年就毕业了,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寺院去当一个小小的住持。他的法号叫青热,并特意给我解释,青是青海的青,热是温度高的热,藏语里的意思是智慧的大海。“智慧的大海。”我重复了一遍,他还是微笑,说:“是的,英语来的。”英语?我很诧异。“哦,不是。”他有些羞赧,手上做了一个转圈的动作,“音译,发音过来的。”我终于明白,青热是藏语的发音翻译过来的,他点头,还是微笑,道:“我喜欢汉语,我,说得不好。”青热显然是个很愿意交流的人,也不觉得我的问题有任何唐突,当我好奇他们有钱可以打车购物时,他告诉我,他们这里按级别发生活费,少的十来块,多的一百多,按天算,他呢,是80多,以后会慢慢增多。我们交流的过程中,他不时会关注一米开外在地上划画的宝妮,那种眼神,柔和的,善良的,甚至带了一点点的宠溺,像极了一个刚刚做父亲的人,爱屋及乌,看着世上每个小孩都注目欢喜。于是,我再一次小心翼翼问:“你们可以结婚吗?”他还是低头微笑,一贯的柔和语调,“哦,那是不可以的。”不知为什么,我心中有稍稍的不忍,看着面前走过几位喇嘛,发际斑白,面上有沟壑,就问:“那么,你们都要和他们一样吗?包括那些那么小的孩子!”他看看我眼睛指向的人,还是微笑,道:“有的,会的。”有的?我疑问。他嗯了一声,重复了一遍“有的。”那你们可以还俗吗?他低头,微笑,道:“还俗,可以的。”“那么,你呢?会还俗吗?”沉吟良久,我还是问了出来,他还是微笑,微微抬头,看向诵经堂门口越来越多的红衣,道:“我,还没有想好。”我看着眼前的青热,柔和,面善,纯净,如果不是这一身红色的僧袍,和右手那串一直捻动的佛珠,我想,他看起来会更像一个无忧的少年,在碧蓝的天空下,躺在广袤的草原上,读着书,放着牛羊……向往着未来的生活。诵经的铃声响了,青热双掌微微合十,微笑,低头,向我告辞:“诵经开始了,我,要走了。”说着,又看一眼一直低头玩耍的宝妮,柔和的,宠溺的,再一次双掌合十,转身,走开。我抬头看向他离开的方向,几乎是转瞬之间,他就融入了那红衣的海洋,我再也分不出,哪一个是青热。本故事授权自“每天读点故事”…点击卡片继续阅读1951年,藏北阿里守军粮草告罄,宰马充饥。眼看着军队就要饿死了,小士兵宫保做了一件事,救了军队的命,他面临着惩罚。公宝是青海省的一个藏族孤儿。12岁时,他流浪到兰州陆军基地当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仍有一些边远地区没有解放。西藏就是其中之一。1950年8月,先遣队进入藏北阿里地区,公宝也在其中担任藏文翻译。先遣队面临两个问题:高原反应和食物供应。十月,阿里,大雪封山,士兵们只能靠野牛和驴来养活自己。食物的缺乏、高原反应和医疗治疗使许多士兵浮肿发亮,几天之内他们的皮肤就会破裂并出血。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里,先头部队的136名士兵中有一半阵亡了。先遣部队没有食物了!食物供应迫在眉睫!为了运输粮食,上级领导试图在和田地区征用数万头驴、马、牦牛等,打算将粮食运入阿里。但一次又一次,这些动物没能穿过宾达班恶劣的天气,它们在那里倒地而死,有时只有一两头动物能到达阿里。时间快进到1951年,阿里解放了,但食物供应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我们的食物又没了!眼睁睁地看着士兵们饥肠辘辘,连倒在地,支队队长含泪命令:杀了马!马是骑兵的沉默战友,除非绝对必要,否则不会受到攻击。宫保见马摔倒,很不舒服,擦着眼泪跑开了。但即便如此,能持续多久呢?当地省长普兰宗本是一个顽固分子,他不允许下层人民接近解放军,也不允许向军队出售粮食。他准备战斗到底。后来,连长和公宝十多次到宗本家里,把党的政策讲给他听,提出以十倍的价格买粮食,宗本奇怪地说:‘你没有银元吗?然后把银元煮了吃!”这一天,阿一回到公司,想起恶宗这事,宫保恨得牙根发痒。到了晚上,公宝看到饥饿臃肿的战友,横下一颗心,脱下制服,换上藏袍,抓起枪,便偷偷溜了出去。战友们说:‘不杀人,不能违纪!’公宝对他的战友说:“别太在意了!如果明天早上我还没有回来,你就告诉连长,让他去本的家把我的尸体收走,但现在你必须保守这个秘密!”然后他一头扎进黑暗中消失了。宫保熟悉西藏,摸黑来到这个家里住,守在门口。一大早,看门人一开门,他就冲了进去,掏出枪,对准索莫托的后脑勺,把他扭了出来。半路上,他遇到了来找他的连长。连长见宫保扭了宗本,非常着急和生气。他对公宝大吼道:‘你出事儿了!让他走!”宫保一脸平静,但宗这一打孟,他问宫保:“你给他们吃的,查总督还打你吗?”宫保眼睛一转,计划就放在心上,司令和宗本不懂对方说什么,还有比这更好的机会吗?公宝瞪着团长的眼睛说:“连长问我怎么不直接开枪打你!你为什么这么挑剔?”宗本吓得站不起来了。司令员好心地请他坐下来,告诉他党的政策和军队的实际困难。他说他可以出高价买粮食。可宫保把宗本的话翻了一遍又一遍就有了意思:连长说不卖粮食就开枪打你!宗这吓得冷汗直流,脸色发白,司令员也很好奇,平时的队长宗这一下子变了个样,这到底怎么回事?于是,连长又找到了一个藏兵,要明白公宝说的话,他既感叹公宝的勇敢,又担心他的鲁莽。搞清楚情况后,宗本也深受感动,如果宫保固执地‘威胁’自己,他一定会把食物拿出来。但是连长并没有用武力威胁他,只是对他彬彬有礼,一直用政策来影响他。宗本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解放军在下层藏民中如此受欢迎。公宝的“莽撞”,不小心融了宗本冰”。他当场签了字,愿意以原价卖给军队大麦和豌豆。公宝做了这件“出格”的事,轰动一时,名震大西北。士兵们终于吃饱了,但他因为违反规定被单独关押了几天。宫保知道他这样做是违纪的,但他的选择是:宁愿受到惩罚,也要让战友们有饭吃。后来,公宝迅速成长为军队的中坚力量,带领部队常年在西藏作战,平叛,公宝又多次遭遇土匪谋杀,还以高价将他抓获。后来,公宝升任阿里军师副师长。军部领导让他去内陆城市工作,公宝却说:同志都在高原,我哪儿都不去。贡保守卫阿里边境已有47年之久,这是高原军队的最高纪录。他曾说:我死后,请把我葬在高原石泉河,和那些牺牲了自己的同志永远在一起。宫保是个孤儿,军队是他的家,他的心一直紧紧地依靠在这里。他为边疆的和平奉献了一生,无怨无悔。这样的人,是最可爱的人,向英雄致敬!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