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微软日文输入法2007(微软日文输入法怎么打符号)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07人已围观

简介自20世纪初以来,角色许可、非媒体产品的创译,以及最重要的是,以角色和历史为基础的虚构世界的构建,一直是跨国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 媒体历史学家,

微软日文输入法2007(微软日文输入法怎么打符号)

最后更新:2023-07-05 02:44:55

推荐指数

自20世纪初以来,角色许可、非媒体产品的创译,以及最重要的是,以角色和历史为基础的虚构世界的构建,一直是跨国文化产业的主要特征。 媒体历史学家,即所谓的跨媒体考古学家,已经确定了这些融合的几个早期例子,其中大多数与通俗文学和漫画书有关,这种模式后来由迪士尼遗产等大型企业集团开发。 日本市场上的平行跨媒体表现也有记录,主要是通过研究典型案例中的早期角色驱动行业,例如Norakuro。 然而,与其他跨国媒体集团相比,漫画书在其媒体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或许是其他跨国行业的动画史以及因此而导致的日本媒体史的不同之处。 在过去的50年里,绝大多数日本媒体特许经营权都起源于漫画书,其次是视频游戏。漫画和动漫产业共享知识产权、财务,而且大概还有相同的目标受众。 这些协同作用已经用不同的术语进行了讨论。因此,例如,1980年代后期英国国内市场的出现促进了“漫画电影”一词作为商业品牌的普及,同时也作为家庭视频行业中的一种新类型,或“ manganimation ”,以成人动画为特色。 另一方面,十年后,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受众的兴起,拉丁美洲市场出现了“动漫”现象。 这些合成词和其他类似术语的使用并非偶然。在许多方面,动漫是日本内容产业走向海外的门户,欧洲和美国市场已广泛证明这一点。 这些术语指的是国际观众与这些行业的第一次接触,有趣的是,指的是从那时起人们对漫画的理解和消费方式。由于动漫的广泛传播,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漫画是未知的,在最好的情况下,漫画只被认为是更流行的动漫形式的起源和次文本。 有了这些混合术语,讨论不再简单地关注跨媒体行业——或一组行业——而是关注基于消费的文化,并强调粉丝社区。 在形式意义上,这两种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定义动漫的风格特征,包括其连续剧角色和视觉风格,都起源于受原始漫画启发的改编。动漫产品(电视连续剧或迷你剧)经常采用对电视或其他频道的漫画进行忠实改编的形式。 没有单一的改编形式,因为它可以根据新产品的性质和意图以及它们与源文本相关的互文性水平而采取不同的形式,源文本可以被视为该网络的中心。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动漫的叙事采取了对原作漫画中的故事进行非经典改编的形式,甚至通过发展平行或网状的历史。 因此,改编是日本内容产业的关键文本特征,也是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手冢治虫的有影响力的电视动画TetsuwanAtomu (1963)经常被分析为这些跨媒体改编的范例( Schodt2007 ; Steinberg2012))。 事实上,这项工作在许多方面都是先驱。这是第一部根据先前成功的漫画改编的动画作品。它也是资本跨国化的第一个例子,与美国广播公司合作制作,并由美国和日本广播公司连续发行。 它的商业成功和成功的海外分销对日本媒体生态系统内的周边产品(尤其是玩具)的制造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这一战略被称为masukomigangu或“大众媒体玩具”。 原子哲从那以后,它被作为人物和故事商品化以及多种跨媒体改编的典型例子进行了研究。mediamikkusu或“media-mix”一词在1960年代后在日本广告公司中流行起来,但Steinberg围绕动漫media-mix的全面工作刺激了该术语的广泛使用。 许多以前的作品,不仅仅是英文的,都指出了日本流行行业中多媒体策略的使用,特别是媒体混合策略(Pellitteri1999 ; Allison2006)。 而斯坦伯格( 2012,p.x)最初旨在强调日本媒体“生态系统”的本质,似乎在此过程中,media-mix最终成为指定产品(特许经营权)、策略(媒体组合)甚至日本媒体制作系统的特殊性。 条款很重要,因此,我想在这里检查一下我自己提出的术语“漫画媒体”的含义。使用这个术语还可以让我通过对其主要特征的批判性检查,深入探讨本期特刊中涉及的动漫生产和消费的讨论。 “漫画媒体”一词在词源上是正确的,指的是这组媒体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日语单词man-ga(漫画)被一致翻译为“异想天开”或“即兴创作”的图片。 此描述不一定定义单个通道或物理基础。绘图可以是动画的,并与纯粹的滑稽体验相关联。一系列历史情况表明该术语起源于葛饰北斋(1760-1849年)的作品,并最终代表了整个媒体,超越了其他具有相似含义的术语,这些术语源于多种视觉传统,也促成了它的诞生。#高考日语#2007年高考日语真题易错题19.まもなく3番線___電車が通過いたします。危ないですから,黄色い線の内側までお下がりください。A へ      B に      C で      D を19.Dを表示移动经过28.あの作家の本を読んで,さらに興味が湧いて___でしょう。A くる    B いく    C ある    D しまう28.Aてくる 趋势的发展过去到现在。30.少年が後ろの声を聞いて,自転車を止め,こちらを___。A 向いている  B 向けている  C 向いてある  D 向けてある30.A向いている 自他动词区分+ている状态41.たとえ___ても,家族一緒に暮らせるのが一番だ。A まずしく B さびしく  C かなしく  D めずらしく41.まずしい:贫穷的さびしい:寂寞的  かなしい:悲伤的   めずらしい:稀奇的,少有的48.かれが監督を続けている___,このチームはよくならないだろう。A に限り    B に限って  C 限り   D 限りで48.限り(は)只要~就53.何か非常事態が起こると,このドアは自動的に閉まる___。A ようになっている        B ことになっているC ようになっていた        D ことになっていた53.ようになっている 装备有~构造是~。2007年,我去日本的时候,买了一个索尼相机,那时候大家去日本,都喜欢买点电子产品,说是日本不会卖假货,价格也不高。买回来的时候,我发现颜色有点不好,就想换一个。于是我一个人就顺着原路去到店里。店里都是中国人在打工,换是换了,没有想到,却迷路了。我努力回忆,却越走越偏。问路吧,咱也不会说日语,着急的我差点儿哭了。后来,我碰到一个出租车,我试着拦住,然后用英语EXCUSEme,,幸亏口袋里还有一张旅馆的名片,拿出来交给司机。用英语比划了一下,司机把我送回了旅馆,多少钱记不得了。回去一看,领导和同事们正在着急的等我。见我回来才放下心。这要是在国外丢个人,那没法交待了。我这人是路盲,分不清东南西北,迷路迷到日本东京了。哈哈!我是日本海盗。我指着父亲的伤势问他:怎么了?他说:“它是被中国军队的子弹击中的。”“你打过中国人吗?”然而,我父亲总是回避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父亲离开房间时总是带着木讷的表情我想他肯定做了很多坏事这个“日本海盗”是伊瑟。因为他一直在帮助中国人打官司,他学会了一句中文句子:“打倒日本海盗”。当他在旧金山见到《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的作者张时,他用中文开玩笑地说:“我是一个日本海盗。当时,张春如很震惊,问记者:“这个日本人有什么问题吗?”记者忙着向张春如解释。之后,张春如郑重地对易思先生说:“你是拯救了日本海盗灵魂的英雄。”在前一段中,有一个热搜:“日本人民要求日方归还中国文物”。读了之后,很多人惊讶于普通日本人的意识如此之高?最初的发起人是Keiichiroichise。Keiichiro是律师,但他没有钱。他在东京港区的一家小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在日本,律师原本属于高收入群体,但Yise是一个例外。30年来,他一直带头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帮助中国二战受害者无赔偿地起诉日本政府,要求日方道歉和赔偿。易思的家乡是日本西端的熊本县。父亲大学毕业后,他首先在长崎造船厂当技工。后来,他被招募到中国。他从上海打到桂林,最后在河北投降。小时候,易思和父亲一起洗澡,发现父亲身上有几处伤痕。他总是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发生的?”我父亲说,我被中国军队的子弹击中了。他又问:“你打过中国人吗?”然而,我父亲总是回避这个问题。高中时,易思经常与父亲争吵,迫使他承认自己杀了人,父亲总是带着木讷的表情离开房间。所以一濑认为他的父亲一定在中国做了很多坏事。后来,父亲退休后和易思生活在一起,他不再询问父亲的过去,因为他觉得父亲在生活中遭受了太多的痛苦。作为一个儿子,他似乎要偿还父亲的债务。所以他想在日本为战争中的中国受害者提起诉讼。1995年,47岁的Keiichiroichise去哈尔滨参加一个研讨会。他遇到了一群来自浙江义乌一个偏远山村的农民。他们是部队细菌战的受害者得知他们的遭遇后,一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日本起诉政府。老人们感到惊讶:“政府能起诉吗?”“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伸张正义。”。这句话从一濑得知后就一直在他脑海里游荡。因此,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法律专业知识为中国受害者提供援助。后来,易思自费前往当地村庄调查。因为他是日本人,很多人不相信他,甚至有人当面骂他。但他没有放弃。他去得更频繁了,当地人逐渐意识到他真的想帮助大家。1997年,200多人组成律师团,108名湖南常德和浙江细菌战受害者(幸存者)代表组成原告团,在东京地方法院起诉日本政府。两年后,又有72名细菌战受害者加入原告团体,在东京地方法院起诉日本政府,要求“道歉和赔偿”。在随后的10年里,日本最高法院在数十次开庭后宣布,中国在2007年“败诉”,因为日本政府没有义务赔偿中国个人。结果,尽管诉讼失败,但取得了重大成就。首先,日本法院首次承认侵华日军利用鼠疫和霍乱细菌在中国浙江省等地发动细菌战的历史事实,这让日本受到国际谴责。此外,日本政府还取消了参加731部队细菌战人员的所有学位。从诉讼一开始,一些中国原告的年收入就不足以购买到东京的单程机票。因此,Yise支付了在中国调查和在东京上诉的所有费用。差旅费约为2000多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0万元)。事实上,最贵的是翻译费。大量中国原始档案和调查材料需要翻译成日语。从731日军部队的细菌战诉讼到重庆爆炸案受害者的诉讼,再到中国慰安妇的诉讼,他帮助无数中国人在日本发声,敦促日本政府承认日军侵华暴行。对此,一些同事诽谤他‘利用中国’,而其他人则建议他不要浪费精力,‘不会有结果’。甚至他的手机和电子邮件也经常收到威胁信,但他一点也不害怕。他说,他这次来重庆是为了进一步收集证据和信息。重庆爆炸案受害者的索赔案将在地方法院。然而,易思的脚步始终坚定。2019年9月9日,75岁的律师义思圭一郎来到旅顺,调查1908年日本海军在金山脚下盗窃唐弘禄精雕石案。他愿意免费代表该案,并向日本东京法院提起诉讼,将被盗的具有宣布主权功能的唐弘禄精雕石归还中国。这是日本律师首次提出采取法律程序追回文物。这是一个帮助中国恢复国宝的外国人。一濑曾说,“帮助中国受害者在日本进行索赔诉讼是我们作为律师参与战后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诉讼和媒体宣传,我们让日本人了解这些犯罪事实,对他们进行历史教育,帮助国家和人民进行反思。事实上,当我们帮助中国人时,我们也在帮助日本人。历史问题处理不好,中日关系就不会改善。我们将继续努力,最终让最高法院撤销他们的错误判决,让日本政府承认历史事实,赔偿中国受害者,为中日两国及其国民之间的和解和互信奠定基础。”日本东京一位美女眼科院长不仅长相亮眼,还拥有东京大学医学博士的高学历,过去经常成为网友们讨论的焦点,原因不只是因为甜美外表或是高学历,而是她的姓氏是「爱新觉罗」,让人好奇她与清朝皇室有何关联。事实上这位眼科院长名为「爱新觉罗维」(あいしんかくらい),2007年毕业于名古屋大学医学系,2017年取得东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隔年开立诊所,并在广告招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与资历,一度造成话题,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她,专治白内障与各种眼疾。过去她接受日媒采访时透露,出身于大陆辽宁,学生时期就读东北育才学校,并以日文作为第二专长,18岁便到日本留学,后来留在当地生活并结婚生下3子,成为日本媳妇。她也坦承,从已故的爷爷口中得知自己是清朝顺治皇帝的后裔,而爷爷与末代皇帝溥仪是同辈,隶属于八旗中的「正黄旗」,是为上三旗之一;不过因为她对历史没什么兴趣,所以没有加以细问。爱新觉罗维表示,不少病患来看诊时会询问她姓名的缘由,就连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也在入境时被问是否为「清朝皇族后裔」,她坦承身分后就会被带到小房间问话,甚至被追问「是否被流放」、「需不需要联络大使馆」等问题,让她哭笑不得;此外,她也提到,在读书时因姓氏较长,写名字所花的时间都比其他同学长。日前她又在推特上发文分享近况,有感而发地表示「爱新觉罗」这个姓氏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好处,「唯一可以自豪的是,我的学号一直以来都是1号」,甚至还在贴文下强调「至今无人能敌」。这是因为「爱新觉罗」字首「爱」的日文五十音为「あい」,两个字母分别排在第一与第二个音,学号若是按照字母排序的话,就会被排在前面。原来我们曾跟清王朝“最后的格格”活在同一个时代,这位格格还参加过《鲁豫有约》。她就是爱新觉罗·显琦,1921年出生于辽宁,是肃亲王最小的女儿。 1912年,宣统退位后离开了北京,很多贵族子弟也被逐出紫禁城。 虽然家族衰败,权力也不复存在,但像显琦家这样的家庭仍然保留了大量财富,他们依旧维持着皇室作风。 显琦幼年便待在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下。 虽然生活十分优越,显琦却希望自己能够像其他人一样读书、工作,拥有自由的生活。 但这对于一个保持王室做派的家而言,着实有些困难。 据显琦生前回忆,那时王府有规定,格格们不能随便出入;每次府中女眷出门时,都必须要有乳母或者随侍跟从。 1937年,19岁的显琦不顾清朝遗老的反对,瞒着所有人去了一家外国人开的公司里工作,开始像个职业女性一样,每天上班下班,也慢慢拥有了她一直奢望的自由。 1948年,显琦和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刚刚开始时,显琦还只能依照课本念,授学效果并不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磨合后,学校开始渐渐有了起色。 显琦对这种简单、平凡的生活非常满意和欣慰,虽然不像从前那样处处有人照顾,但她通过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过上了自己想要的自由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49年。 解放后,学校关停,兄长们渐渐离开了北京,只有显琦选择留了下来。但王府败落,并没有给她留下什么钱财,为了维持生计,她只能变卖一些家当换钱,可惜又因为不懂市价被骗,生活一度变得十分艰难。 直到1952年,兄长给她寄了一笔钱,显琦便在自家院中开了一家西餐厅。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人们哪里会吃什么西餐,所以生意十分惨淡。 显琦把它改成四川餐馆后,生意才逐渐变好,但从小锦衣玉食的格格并没有什么生意头脑,所以仍然没有赚到什么钱。 1979年,历经各种磨难的显琦生活更加惨淡,出于生活的压力,她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希望邓小平可以给她介绍一份工作。 就这样,在命运的安排下,显琦再次回到了那个跟她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地方-——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就把和丈夫存的钱全部拿出来开设了“爱心日语班”,不久后又把班升级成了学校,弥补了之前创办学校的遗憾。 2007年,80多岁的显琦参加了当时凤凰卫视的专访节目《鲁豫有约》,她笑着向所有观众分享了她大起大落坎坷的一生。  作者:木雨田编辑:唐肆的唐#历史#“我是倭寇”我指着父亲的伤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是被中国军队的子弹打中的。”“那你打过中国人吗?”但是,父亲总是回避回答这个问题。但我父亲总是带着木讷的表情离开房间。“我想他一定做了很多坏事。”这个倭寇”,是濑鱼。因为一直在帮中国人打官司,一濑学会了一句中文:“打倒日本侵略者”。1997年,张纯如出版了《南京大屠杀》一书,讲述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本书一经出版,迅速在全球引起巨大轰动,连续三个月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这本书的出现,犹如向大海扔了一颗核弹,立即在欧美激起惊涛骇浪,轰动整个西方。美国《新闻周刊》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大胆回顾二战中最令人发指的一幕,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对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没有详细记载的局面。”此前,欧美民众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真相,甚至没有一本关于这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的英文书。直到《南京大屠杀》这本书的出现,欧美的人们才逐渐意识到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如此令人发指的罪行。后来欧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政策:1998年,美国国会通过谴责案,要求日本认真反省历史;1998年,美国加州国会做出修改教科书条款的决议,要求加州使用的所有历史教科书都要包含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内容。......可以说,如果没有张纯如,也许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可能只是历史书上的一个注释。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就像一面镜子,它不仅向全世界还原了那段痛苦的历史,也让那些试图歪曲甚至掩盖它的人受到了公正的审判。她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日军的暴行和日本政府的虚伪无耻。她让无耻民族的辩护苍白无力,让无耻民族的企图昭然若揭。然而,张纯如这位以个人力量打破国际社会60年沉默的美女,却因为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历史而精神崩溃。她最终采取了自杀的形式,年仅36岁。1997年,200多名律师组成团体,108名常德、湖南、浙江细菌战受害者(幸存者)代表组成原告团,在东京地方法院起诉日本政府。两年后,又有72名细菌战受害者加入原告团,向东京地方法院起诉日本政府,要求“道歉和赔偿”。此后10年,经过数十次开庭,日本最高法院于2007年宣布中国“败诉”,理由是日本政府没有赔偿中国个人的义务。案子虽然输了,但是成绩斐然。日本法院首次承认侵华日军利用鼠疫杆菌和霍乱菌在中国浙江等地发动细菌战的历史事实,使日本受到国际谴责。而且日本政府已经取消了所有参与731部队细菌战的人的学位。从诉讼开始,部分中国原告的年收入还不够买一张去东京的单程机票,所以无论是去中国调查还是在东京上诉,所有费用都是由阿濑自己支付。差旅费大概超过2000万日元(约合120万人民币)。其实最贵的还是翻译费。大量的中国原始档案和调查材料都要翻译成日文。从日军731部队细菌战诉讼到重庆大轰炸受害者诉讼,再到中国慰安妇诉讼,他帮助无数中国人在日本发声,敦促日本政府承认侵华日军的暴行。就连他的手机和邮箱也经常收到各种各样的恐吓信,但他一点也不害怕。他说,这次来重庆,是想进一步收集证据和材料,重庆大轰炸受害者索赔一案将在东京地方法院再次审理。但一濑的脚步永远坚定。2019年9月9日,75岁的律师圭一郎一郎来到旅顺,调查1908年日本海军盗走金山脚下唐路宏井里石雕的事实。他愿意免费代理此案,向日本东京法院提起诉讼,并将被盗的具有宣示主权功能的唐井石刻归还中国。这是日本律师首次提出走法律程序追讨文物。这是一个帮助中国追回国宝的外国人。而我们法律工作者,有几个人知道这件事,谁想到用法律手段追回国宝。我一直认为,追回国宝任重道远,需要法律程序和强有力的外交手段。目前,这项工作在国内仅处于学者研究和民间呼吁阶段。在旅顺期间,濑户一郎律师参观了万中墓地、日俄监狱旧址和旅顺博物馆。爬到白玉山俯瞰被日本统治了40年的旅顺口,再看看金山脚下的红楼井遗址——日本人盗走唐红楼井石头的地方。这几年通过和来旅顺的日本人接触,我觉得对待历史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不要忘记历史,但不要纠缠历史。近日,大连格致中学一名14岁的学生发表了两句非常有道理的言论:要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现在民间的商业活动区分开来。怎么能像清政府那样关门呢?此话一出,我想补充一点,要区别对待日本右翼势力和爱好和平的人。#八卦手册#水均益说他在采访安倍晋三时感觉这个人很狡猾,因为安倍告诉他“我们都要谦虚面对历史”。安倍的真实一面是什么样的,恐怕亲自采访过他的人才有更了解。曾在2007年春天采访过安倍的中国著名记者水均益,在他的书里面是用“狡猾”这个词来形容安倍的。他说,我在书里用了个词“狡猾”,我觉得他挺狡猾的,因为他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我问他历史问题,他用词上,包括他用一个:说我们中日两国(两个国家共同)都应该谦虚地看待历史。这是安倍的原话,日文里他也用的是“谦虚”这个意思,我们当时在采访完之后,发这个稿子的时候就有点纳闷,什么叫谦虚呀?因为我们要求日本对历史要正视,而且你要反省,要做深刻的反省,而且你要认罪,这是必须的对吧?你(安倍)用一个谦虚,而且他说你中国也得谦虚,他意思就是我日本谦虚,你中国也得谦虚,其实那个时候就为他现在这个东西,后面原形毕露埋下了一个伏笔。那次采访结束后,水均益送了安倍一副名画(高仿品),后来他说,早知道安倍这样的态度,就不送那幅画了。去年的今天骑美团单车,来到这个小院访问王震将军孙女王京京,五年前春天骑摩拜单车,来到大会堂访问王震秘书李慎明同志。“奶奶教会我的一首歌就是《松花江上》,她每次唱这首歌都会眼泛泪光”“爷爷教会我的第一首词是岳飞的《满江红》”,“奶奶最大的愿望是办好一所学校”。“对大家称呼奶奶王季青‘王校长’,爷爷既羡慕又骄傲,1982年出任中央党校长,开玩笑说,他终于当上校长了”。“1931年‘九一八’时,奶奶上初中,日军强制要求学生讲日语、学日本历史,奶奶当时坚决抵制,不肯讲日本话。”王京京介绍,1932年2月后,母女俩流亡到北京,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后转入历史系。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王季青奔赴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线,到晋西北参加了八路军,年底调至359旅任文化教员,经贺龙介绍,不久与该旅旅长王震结为伉俪。婚后,王季青陪在王震身边,始终从事教育工作,1954年初随王震调往北京。在众多职位的选择中,王季青以行政十二级之位出乎意料地选择了一所普通中学(北京女八中,现为鲁迅中学)当了校长。1957年反右时,王季青被勒令停职反省,1962年平反后又回到女八中继续当校长。 「爷爷对于奶奶做了一辈子教师特别骄傲,对于大家称呼奶奶『王校长』既骄傲又羡慕。1982年,爷爷被任命为中央党校校长,开玩笑说他终于当上校长了。」王京京讲述道,爷爷这辈子唯一一次要官,就是1986年担任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本来是请他作『名誉理事长』,但他说要实实在在为广大教师做事。他自己捐工资,带领全家捐款,动员许多将帅夫人一起募捐。二老把尊师重教的美德牢牢灌输到我们的心中。」 低调处世严于律己 王季青在教育战线上奉献了大半生,为党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但她一直低调处世,无论王震官居何位,她一如既往地严于律己,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2007年底,王季青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遵照奶奶生前的要求,她逝世后没有发讣告,没有公布治丧机构,没有开追悼会,亦没有公开报道。但奶奶生前的同事、朋友以及学生陆续前来吊唁,共同缅怀这位将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老八路、将军夫人。」王京京说。60多年前,苏联远征军和日本关东军的战役,以苏军胜利结束,但他们欠了一个名叫嘎丽娅的姑娘许多许多。1945年8月,日军面对苏联的攻势节节败退。为了迫使苏军不再穷追猛打,400多日军残余部队,挟持着几千名中日老百姓,退到了天长河要塞。天长河易守难攻,苏军攻打了几次,收效甚微,还牺牲了很多士兵。苏军觉得再这么下去不是办法,要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只有两个办法:要么火攻,要么劝降。考虑到要塞里还有很多普通百姓,他们决定对日军进行劝降。可是,找谁去劝降呢?苏联军队没人会说日语。苏军指挥官菲多尔琴科问:“当地有没有人会说日语呢?”旁边有人回答了一句:“嘎丽娅会说,她是混血儿,会说中俄日三国语言。”很快地,菲多尔琴科来到了嘎丽娅的住处。菲多尔琴科对嘎丽娅说:“我希望你来当我们的翻译,帮我们劝降日本人,救出要塞里面的老百姓”。嘎丽娅同意了,可是她的母亲却不忍心女儿去做这么危险的事:“不要去,日本人太残忍了。”嘎丽娅劝说母亲道:“妈妈,里面还有我的同学呢,我一定要去救他们,她们也是我的亲人”母亲见嘎丽娅心意已决,只能将自己的围巾摘下来,围在嘎丽娅的头上。嘎丽娅和苏军负责人一同来到了天长山阵地前,开始对日军进行劝降。但是狡猾的日军却说:“我们只允许嘎丽娅一个人前来和我们谈判,其他人一律不准进来。”菲多尔琴科没办法,只好派了四个人,暗中保护嘎丽娅。第一次谈判,嘎丽娅先和日军进行初步交涉,但日本人并没有投降的打算,嘎丽娅只能无功而返。第二次谈判,日本人的态度依然很强硬,但嘎丽娅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日本人答应给他们一点时间,等他们都收拾行装之后,就向苏军方面投降。结果,嘎丽娅和苏军左等右等,都没有等到日军投降的消息。嘎丽娅只好又一次进山了。嘎丽娅进入要塞之后,已是穷途末路的日军,看到青春貌美的嘎丽娅,顿时心生歹念,把嘎丽娅拖到一个山洞里……菲多尔琴科等人一直在山外等着,始终不见嘎丽娅出来,他们知道,嘎丽娅凶多吉少。遂决定不再等待,开始向日军开炮。夜越来越深了,嘎丽娅的妈妈依然坐在炕沿等着女儿回家。直到耳边传来了阵阵轰鸣声,妈妈焦虑地站起身,站在门边,看着远处的火光参天……炮火声结束,残存的20几名日本军人带着老百姓向苏军投降。嘎丽娅的父母也来了,但是他们只看到那条围巾飘落在地上……战争结束后,苏军撤出了绥芬河,嘎丽娅也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几十年后,菲多尔琴科因为在劝降日军中立了大功,在苏联荣获了红星勋章。他在获奖感言中说道:“这枚勋章真正的主人并不应该是我,它属于嘎丽娅,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至此,嘎丽娅的故事才被人所知,她成为了中俄友谊的和平天使。古语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嘎丽娅并不是某一国的战士,她只是一个会说多国语言的临时翻译,但残暴的日军却对这个花季少女犯下了滔天罪行。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来到绥纷河市为“嘎丽娅友谊和平天使”纪念碑亲笔题词:“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人们将永远记住这位美丽的和平天使!#我和祖国在一起#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