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我的坦克我的团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782人已围观
简介原118师在辽宁义县驻防。1982年我在原坦克17团集训.星期天几个战友到县城购物.被原118师纠察队给抓到了[撇嘴].原因是军容不整[捂脸][
我的坦克我的团
最后更新:2023-07-05 03:18:25
推荐指数:
原118师在辽宁义县驻防。1982年我在原坦克17团集训.星期天几个战友到县城购物.被原118师纠察队给抓到了[撇嘴].原因是军容不整[捂脸][捂脸][捂脸]。//@军哥zwz:哪个师的?我一一八师的!//@郭军郭军123:我在40军当的兵繁华万里辽宁省非常重要,60年代中期,为何驻扎了4个王牌军?俄罗斯著名媒体人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跑前线去了!他证实T-14“阿玛塔”主战坦克目前已经在乌克兰前线作战了,但具体数量未透露。图4左边与车臣国民近卫军“阿赫马特”团团长兼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第2军副军长阿普提·阿劳季诺夫少将交谈的就是索洛维约夫。索洛维约夫团队的摄像师拍摄了这组照片。图6是俄军的战地洗衣房。#俄罗斯印象##俄乌冲突#雪域高原我军某合成团从96式全部换装15式坦克。[赞]8月6曰,我自驾游到了河北省承德市,找到了金沟屯曾经服役的老部队、回到了阔別四十多年、让我魂牵梦绕的铁甲坦克团。如今老部队完成了使命、坦克团建制撒销了。我说出身份,看门人给我打开大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入即熟悉又陌生的的营区,他己经完全荒芜了,虽然人去楼空,但是景物依旧,我仿佛又听到了昔日的军号声,和铁甲战车的轰隆声,看到训练场上战友们矫健的身影……我伫立在空旷的营区,心里在默默地诉说着离别之情,坦克团!老兵回来看你了!此刻、我久久地凝望着营区: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1990年3月十八岁的我从四川(现在属于重庆)应征入伍,成为兰州军区新疆部队的一名新兵,记得当时新兵训练了一个多月,我被选派到了甘肃武威坦克乘员训练团学习坦克驾驶。在部队的三年和在武威的学习经历对我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首先部队训练之苦让我至今难忘,让我刻骨铭心,我脸上的高原红更是部队给我打上的烙印,可是我不后悔,我为拥有这段经历感到骄傲。当时我怀揣考军校的梦想参军入伍,却因部队残酷的现实而选择退伍返乡,通过自己努力至今也算是事业小有成就,妻贤子贵,回忆过往,内心深处非常感谢部队对我的磨炼和培养,在部队我学会了吃苦耐劳丶学会了隐忍丶学会了谦让。我的老连长王平练就了我高强度下的抗压能力;我的指导员王亿雄教会了我夹着尾巴做人,让我明白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我的班长芦向阳让我实现了从青年向军人的蜕变;我最亲密的战友向常春丶赵政国丶陈学国丶余家和丶周兴国丶罗明案丶吴和情让我明白战友情的无限珍贵。还有在武威学习坦克驾驶时的班长刘德明,战友安宏江丶权增年丶焦志明丶万清泉丶苟高平等让我领悟了团队就是力量的真谛。去年8月,我们金陵饭店集团选派酒店项目总经理,到武威负责新合作酒店项目的筹备,虽然我离开武威几十年,也只在武威学习时呆过半年,由于部队封闭式管理,也只请假外出几次逛街与武威有过几次亲密接触,但对于它的思念与好感尤如初恋情人一样藏在心里,可能让常人无法理解。我毅然报名,经公司选派,由甲方公司筛选确定我为武威公航旅金陵大酒店筹备总经理,通知报到时,我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原本非常安逸的酒店项目,离家千里,再次踏上武威征程。再过几个月,我来到第二故乡就快一年了,目前酒店筹备进展顺利,第二故乡与几十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为自己能为它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我感到无比欣慰。今晚无眠,百感交集,这是我的故事,希望您喜欢。炮击过后,我坦克部队率先冲出国境线,向越南纵深挺进。此次装甲兵部队共出动了6个团又1个营,及1个130毫米自行火箭炮营,加上牵引车、运输车等共计700余辆。归营小路被挖断绕道山坡遭追寻 八二年底,我从坦克团汽车教导队返回了汽车连,汽车连距奇峰镇约一公里,西边方向是桂林旧飞机场,东边是121师师部,121师是全训甲种师,全师辖有361团、362团、363团、炮团,导弹营等,齐装满员,是广州军区快速反应部队,坦克团的营区紧挨着121师营区,因为坦克团的训练方式与步兵师不同,训练起来全在坦克里转圈圈,爬出坦克后有时会显得军容不整,用当时121师郭庆师长的话说:坦克团的兵,稀稀拉拉的—— 当年坦克团汽车连连长是王凤林,天津人,指导员是林江波,广东海丰人,一排排长是田中平,河北人,二排排长是宁镜光,广西武鸣人,三排排长是李善华(志愿兵),广西陆川人,我被分到八班,班长是孙权友,副班长姓蒋,还有个八零年广西兵李道活,两个八二年兵张福祥、胡润生。班里有好几辆战备封存车,其中动用车两台,动用车中有台铁箱板车,车牌号是丙3—71752,这铁箱板车平时大多保障部队的基建项目,营房维修,拉沙拉石,拉钢筋水泥石灰等物资,我到八班后,若有建筑材料要拉或坦克打靶需要生活保障,连长大多都会安排我和李道活去,而当时我和李道活的驾驶技术也仅限开铁箱板车,李道活兵龄多我一年,因为同是广西兵,又都爱好文学爱好看书,所以两人聊得很投机,在一起共事的两年时间里,同呼吸共命运,历练不少,喜闻乐见许多军营趣事。 汽车连远离团部,孤零零在飞机场边有点像独立王国,连长王凤林说,汽车连老兵多,年年有兵嫂来队探亲,跑到团部招待所住宿诸多不便,连队自己在饭堂旁边空地盖几间小房子以备不时之需,连队几十号年轻人,说干就干,任务落实到班到人,凡是出车拉建筑材料的都要捎带回连队一点,一个月后,饭堂旁空地上就积下了一堆建筑材料,接着,连队各种能工巧匠自荐参加施工队伍,挖地基的,竖石头竖砖砌墙的,锯木头钉模板的,叮叮当当,俨然一处建筑工地。 星期天上午,我正躺在床上看唐诗宋词,被连长王凤林叫起,说施工场地没有沙子了,叫弄车沙子回来,我叫上战友李道活,带上铁锹,驾上丙3—71752铁箱板,驶过121师营区,沿着121师师部医院附近村级公路进入柘木公社柑桔果园地,但见四周峰峦下,小山坡上,丛丛柑桔果树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清风吹来,芳香四溢。越过数公里长的果园地后,到达华侨农场,眼前青绸绿带般的漓江,在华侨农场的园林旁缓缓地流淌,漓江边上,河岸旁到处都是自然冲积成的一堆堆河沙,两个人卷起袖子操起铁锹埋头就铲,但见铁锹上下飞舞飞沙走石,挥汗如雨地铲了两个小时,日近晌午,车子也装得差不多满了,两人才收工驾车顺着原路返回部队,车辆行驶中,丝丝凉风从车窗外吹进,凉爽惬意至极!转眼华侨农场已被抛在车后,前面就是马家坊的果园地了,忽然,离奇的一幕映入眼帘,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两边轮胎压出的胎印位置,被人在路两边各挖了一条深约两尺宽约两尺的小沟,我将车停在沟前,与李道活下车商量对策,若铲泥填沟,有可能会中了挖沟人设计的圈套,找茬无理取闹,若调头回去漓江边渡口,要绕道走三里店、解放桥,然后从瓦窑回奇峰镇,走这条路的话,要三个小时甚至还多才回到部队。 果园旁边有个小山岗,狭长的小山岗两头都与果园路连接,小山岗上稀稀疏疏地长着十多棵一米高左右的小松树,坡上还有一块玉米地,初夏的玉米已长出半尺高,玉米地旁依稀有两三条汽车轮胎印,说明刚才已有车辆转弯上了这个松树坡,事不迟疑,叫上李道活,挂上一档,轰起油门就爬上土坡,从小松树之间的间隙玉米地旁慢慢绕过,十来分钟后就驶离了这个是非之地,中午时分我们回到了连队,给工地拉回了施工用的沙子。 下午两点多,连部突然响起集合哨声,全连所有干部战士着装整齐列队站在操场上,连长王凤林领着个五十岁左右的晒得黝黑的老头围着队伍转了近半个多小时,这老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连长把上午出车人员逐个从队列中拉出,重点让这马家坊的“老李头”仔细打量,“老李头”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又在队列外绕了好几圈,都没有找到他要找的人后,才独自摇头悻悻地离开了坦克团汽车连。 晚点名时,王凤林连长才说出下午“老李头”来汽车连找人的事情经过,原来,上午时分,一台军用解放牌卡车路过马家坊,车子在转弯时压到了“老李头”育在路边的一块苗圃,“老李头”与从车上下来的两位解放军就压到苗圃赔偿金问题在谈判的当儿,因有要事“老李头”也就离开现场那么几分钟,回来时发现军车已往华侨农场方向开走,一气之下,“老李头”挖断了靠山边的土路,在土路边等到下午也没见那军车回头,因为没有文化没记得军车的车牌号,执拗的“老李头”骑着个破自行车到部队找车找人来了。 可怜的“老李头”,奇峰镇有坦克团汽车连,有121师师属汽车连,有炮团汽车连,还有各团、营的汽车排,汽车班,够他找一阵子的了。1:我是原北京军区66军198师五九三团一营通讯员卢广,寻找我营首长(教导员)巩太霞2:我是刘应新:于1970.12月入伍,原部队北装坦克六师22团警卫班后调坦克修理连,77年复员:特别想念同年参军江苏沛县籍战友:李勇,刘招军,张广珠,孔令居…等战友,特别思念那份纯真的战友情!我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希望战友们能看到!寻:我的老班长河北省无极县藉:1968年入伍,原北装坦克六师22团警卫班长:马占坡,我是你的兵刘应新,年龄最小特别淘气:特别怀念7年多的军旅生话工作和战友情谊:几十年没见特别想念:祝您生活工作顺利:家人幸福美满快乐!我在太原工作现已退休几年了,希望能再见到您!3:我是河南郸城县人罗志勇,在驻马店54676部队汽车营和修理营服役,筍找当年的战友!4:我叫鞠广增,73年入伍内蒙古呼市当兵,是30师88团一中队三分队,寻找我的付班长王银树,5:我寻找原28军51073部队57营3连指挥排郭有鹏,四川人,1995年时他是我的班长,我叫王志伟,1995年兵,我觉得我这一生虽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但也非常非常骄傲自豪知足感恩,毕竟当初从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参军入伍到北京军区装甲兵坦克六师二十四团运输连学了开车,一直到六十周岁大约二零一六年不再开大货车了,能幸运的活着,也没有职业病,可以不夸张的说也是平凡的奇迹,我的同事都那么年轻,一个又一个的离开了这个尘世,我却安然无恙,这对我个人来说,不是万幸万幸万万幸吗?所以我骄傲,我自豪,我知足,我感恩!嘉峪关是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刚满16岁,从上海到这里当兵,在坦克四十五团服役。一下从沿海跑到了塞外,真是“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切都让我感到不适应。这里早晚温差大,冬季时间长,气候非常干燥,经常刮“沙尘暴”,天空瞬间变得很低、很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蔽日、心情一下子变得非常不安。当时手上、嘴上都是开裂的血口子。第一次吃小米,实在难以下咽,没想到多年以后竟成了我的饮食习惯。现在这里一切都变了,更成了旅行者追捧的胜地。
很赞哦! (0)
相关文章
文章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