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新闻快讯> 软件使用 新闻快讯

火线指令诺曼底破解(火线指令诺曼底破解版2022)

小玉2023-07-05软件使用 216人已围观

简介詹姆斯,英国某部队一中尉军官,一天,他在人们的视线中突然消失了,他的上级、同事和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是死是活或者去了哪里?5周后的一天,詹姆斯却奇

火线指令诺曼底破解(火线指令诺曼底破解版2022)

最后更新:2023-07-05 01:48:20

推荐指数

詹姆斯,英国某部队一中尉军官,一天,他在人们的视线中突然消失了,他的上级、同事和他的家人都不知道他是死是活或者去了哪里?5周后的一天,詹姆斯却奇迹般地出现了,到底怎么了?他周围的人议论纷纷,说他是不是因嗜酒成性伤及身体,住进了医院,更有人说他外出行骗去了。甚至还有人说他有间谍嫌疑,被逮捕关进了监狱。他的上司则愤怒至极,指责他擅离职守,声称要将他送上军事法庭。面对人们的猜测、非难和上级的指责,他始终缄默,忍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直到二战结束,詹姆斯才向外界公开了他“失踪”的秘密。二战爆发前,詹姆斯是一家剧团的职业演员,由于他的天赋,无论扮高层人物还是演黎民百姓,都演得活灵活现。1944年3月14日,英国陆军特种战委员会里德中校偶然在《新闻纪事报》上看到了一幅“蒙哥马利元帅”的照片,可当他仔细看清照片的说明时,不禁大吃一惊。“难道还有与蒙哥马利长得如此相像的人!”这幅照片是詹姆斯在伦敦演出时的剧照。就这样,克里夫顿·詹姆斯的,被请到了特种战委,他一出现大家惊呆了,走路像,神态像,说话又快又刺耳像极了蒙哥马利。詹姆斯缺一个手指头?不是问题,手揣兜里不就行了?于是詹姆斯被安排到英国陆军开始了训练。在两名军官的具体指导下,他一遍遍地琢磨报上的蒙哥马利照片和新闻影片中的一举一动。还熟记了元帅生活中成千上万的细节,以至连蒙哥马利吃饭时麦片粥要不要放牛奶和糖等都了如指掌。最后,还特意安排詹姆斯到元帅身边生活了几天,进行实地模仿。詹姆斯扮元帅特别投入,进步也很快,以至最后连警卫员也难辨真伪。让正版蒙哥马利赞不绝口,表示:“他扮演我这几天,给他发元帅工资才合适。”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一个重要原因是,盟军在登陆前实施了一个庞大的战略欺骗计划,造成希特勒判断失误。“铜头蛇”计划就是战略欺骗计划之一,这个“铜头蛇”计划,就是真假蒙哥马利。真蒙哥马利去准备作战,假蒙哥马利在北非转悠迷惑德国人。在德国人的眼里,蒙哥马利是英军的象征,只要他不在前线,英军就不可能马上进行登陆作战。5月15日,这位“蒙哥马利元帅”搭乘首相专机飞往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英军故意放风说有可能在法国南部海岸登陆,蒙哥马利元帅去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的重要使命就是组编英美联军。德国开始半信半疑,派出两名高级间谍去侦查,由于詹姆斯的表演逼真,使德国间谍深信不疑。另外英国还煞有介事地派人前往中立国去收购加莱海岸的详细地图。盟军假装将一支兵力达100万人的集团军,驻在英东南沿海一带,佯装准备进攻加莱。就是上述一系列假象最终骗过了希特勒,于是他把防守诺曼底,德军最精锐的第15集团军的两个坦克师和6个步兵师抽调到加莱,而诺曼底只有一个装甲师驻防。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的压力大大减轻。而此时的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早已秘密地隐伏在英国南部海岸,等候渡海进攻诺曼底了。英美盟军以假隐真,迷惑住敌人,终于达到了目的。詹姆斯主演的这出以假乱真、冒名顶替的好戏,对盟军开辟欧洲战场反攻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诺曼底登陆的前两天,詹姆斯的假冒元帅做到了头。英国情报机关指令他乘飞机抵达开罗,隐姓埋名,直到诺曼底登陆结束为止。据称,局外人士没有一个人怀疑他是蒙哥马利的替身。詹姆斯在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之行中,出尽了“元帅”风头,对于他在直布罗陀和阿尔及尔的“演出”,英国情报机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他也差点惹来杀身之祸,从战后缴获的纳粹文件中得知:柏林在获悉“蒙哥马利元帅”飞赴非洲一线视察的情报后,德军统帅部曾制定了一个计划,要在途中击落“元帅”座机。如截击不成,便立即伺机行刺。在这危急关头,希特勒认为应首先查清是否是蒙哥马利本人,如果确认是元帅本人,首要的目的是弄清他此行的目的,而不是干掉他。就是希特勒的这一念之差,让詹姆斯死里逃生。6月6日凌晨,英吉利海峡狂风怒号,波涛汹涌,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队1136架飞机对塞纳湾德军炮兵阵地投掷了近6万吨炸弹。拂晓前,美国陆军第八航空队又出动1083架轰炸机,再次把1763吨炸药倾泻在德军阵地上。尔后,盟军各种飞机,轮番出击,对各个预定目标实施了毁灭性打击。凌晨6时30分,英军第一批登陆部队踏上塞纳湾海岸,突破了希特勒狂妄吹嘘的“大西洋壁垒”。英军突破防线之时,担负防守任务的德军B集团军司令官隆美尔正在为他的夫人生日做准备呢。当他被急电告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不由大惊失色,摊在地上,准备献给妻子的鲜花散落在地毯上。克里夫顿·詹姆斯以他成功的表演,冒名顶替蒙哥马利将军,为诺曼底登陆成功立下了赫赫奇功。#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惊叹的操作#德国陆军元帅冯·伦德斯泰特打电话给柏林的威廉·凯特尔说:“求和吧,你们这些白痴! 你还能做什么?”1944年七月,在诺曼底卡昂附近,德国纳粹党卫军第1装甲师的反击未能击溃英国第二集团军,伦德斯泰特愤怒的打了上面这个电话。希特勒早就担心盟军在西线获得立足点,所以在1943年11月3日发布了第51号指令,目的是加强西部防御,可以发起猛烈的反击,并“把登陆的盟军扔回大海”。事实上德国的空军和海军对盟军登陆无能为力,德国空军已经几乎将所有的战斗机调走,以反击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海军的军舰要么被追的到处跑炸的粉碎,要么被堵在港口里。它的潜艇更是几乎不可能穿透盟军的海空防御带,连海上偷猎都变得困难起来。因此,保卫“欧洲堡垒”的重任只能完全落在陆军肩上。失去了海空优势的德军,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图说军史#1943年7月,代号为“繁荣”的英属抵抗小组因为被人告发而遭到德国盖世太保的逮捕。当时各国对于情报保密都十分重视,每个报务员在收发电报时都有独特的指法,难以假冒。为了获知盟军关于“登陆”的确切信息,盖世太保威胁被捕人员与英国总部取得联系。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所有的报务员都掌握着两套密码,一套是故意将某个单词拼错或重复的安全密码,一套是没有任何拼写错误的不安全密码。报务员趁机用“不安全密码”示警,暗示总部不要泄露关键信息。英军总部不顾警告,继续与报务员联络,并且泄露了关于武器、爆炸物、通讯、物资、人员、经费等大量机密信息。有了准确的信息,这些物资和人员甫一落地便被盖世太保抓获。无一例外,这些人员也都受到了盖世太保的严刑逼供。他们在无法忍受刑讯的情况下纷纷选择服用贴身隐藏的剧毒药物自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剧毒药丸竟然全部都是无毒药丸。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特工们在酷刑之下吐露了此行的任务:袭击位于加莱的德军指挥部、通讯中枢、供电系统等,配合盟军的“登陆”计划。由于这些口供是经过反复拷打得到的,所以盖世太保对此深信不疑。德国方面也由此推测出盟军选择的登陆地点是加莱而不是诺曼底。此后,德军的军事策略发生转变,加莱地区成为了德军防范的重点。德国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是英国情报机关操纵的。告密者德里古收到伦敦方面的机密指令告发了“繁荣”抵抗小组,这是整个计谋的开端。被德军截获的价值十万美金的武器装备与数十名忠诚的部属是第二道诱饵,打消了盖世太保的疑心。特工们的假毒药也是英政府的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让特工们在反复拷打之下供出此行的任务,增加可信程度。最后,德军会得到一个英国政府费尽心机传递出来的假消息——盟军会选择在加莱登陆。这只是英国“卫士计划”中的一环。最终,这些部属要么被送入集中营,要么被处死,而英国间谍德里古则背负着“内奸”之名被法国抵抗者处死。从一开始,德里古、“繁荣”抵抗小组,以及特工们就是注定牺牲的卒子,而直到死亡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此行的真正任务究竟是什么。1982年,一位牛津大学的教授想要出版一本伦敦监督处内幕的书籍,却遭到了当政者的制止,由此,这段被英国政府严令直到2050年才能解禁的历史开始逐渐被公众了解。#历史##二战风云##二战##我要上微头条#@容千寻这些牺牲者是二战中的无名英雄,是诺曼底登陆的基石,同时,他们也是一串数字,是一份被封存的档案,是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这再一次体现出战争的残酷。在战争的裹挟下,在那些搅弄风云的政客眼中,每一个个体都是如此的微不足道。1944年5月17日,一名法国女子纳萨莉来到里斯本提取德国间谍部门为她提供的一台发报机。此时纳萨莉得知自己被隔离在英国的爱犬“弗里松”死掉了,她对自己的上司大发雷霆:“英国佬儿,我要告诉德国人盟军在加来登陆是假消息。”纳萨莉•萨久依安出生于俄国,后迁居法国并加入法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情报部门都在大量招揽间谍,美丽活泼的纳萨莉很快引起德国情报官的注意。纳粹情报部门不久便招揽了纳萨莉,经过训练,她被派往马德里执行任务,代号“宝贝”。纳萨莉十分善于交际、她在马德里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为德国人窃取了大量情报、深得德国人信任,她也成为赫尔曼•戈林的座上宾。另外纳萨利在私生活方面也有斩获,交了个美国男友罗伯森(罗伯森上校实际上是英国军情五处特工)。罗伯森上校早就注意到纳萨利在为德国纳粹服务,在和她成为密友后成功策反了纳萨利。纳萨莉背叛了纳粹德国,开始为英国“军情五处”效力,通过纳萨莉英国人得到了纳粹德国大量的珍贵情报,而德国人因为过于放心纳萨莉,根本没想到她早已叛变。纳萨利和罗伯森上校的这段罗曼史彻底改变了纳萨利的人生轨迹,在罗伯森的诱导劝说下,纳萨利答应为盟军服务,并在1943年的年底赴英伦参观访问,此行纳萨利还带了一条名为“弗里松”的宠物狗。纳萨莉带着她的爱犬从直布罗陀前往英国时,被英国相关部门要求“她的爱犬将和她分开一段时间”,因英国当局为防止狂犬病的传播,规定所有进入英国境内的动物必须经过六个月的隔离期才能入境。英国政府的这种规定让纳萨莉十分生气,她对英国人威胁道:“我不会再为英国人效命,我要告诉德国人你们真正要登录的地点。”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也是从这次战役开始,盟军开始扭转颓势,纳粹德国开始走向彻底崩溃。为此盟军根据同盟国协议,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便开始谋划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虽然纳萨莉能够为英国人带来大量难得的情报,但她私下却性格乖张,很难被驾驭,这种性格让英国人大伤脑筋。英国情报官员称她是一个“喜怒无常和麻烦不断”的女人。当时直接负责与纳萨莉接头的英国军情五处官员玛丽.谢勒在档案中写道:“因狗没有能顺利进入英国,‘宝贝’表现的心烦意乱。她还威胁说,如果狗再不快点来到她身边,她就不再工作。我认为这能对付过去,但这种情况无疑很糟糕。”玛丽•谢勒也很担心‘宝贝’的美国男友没能想出将“弗里松”偷偷运进来的主意,已经让纳萨利感到失望,并考虑是否需要请求海军的支援。因为此时的纳萨利仍然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在即将发起登陆战的关键时刻,盟军通过纳萨利不断传递假情报、进而影响纳粹德国高层的战略决策。纳萨莉的双重间谍身份并没引起德国方面的怀疑,对她提供的准确情报,德国人一直深信不疑。纳萨利这次给纳粹德国送去的情报是:盟军将在法国南部港口加来登陆,纳粹德国以为这是真的,并在加来部署了重兵,盟军真正登陆的地点诺曼底,德军的防守反而比较薄弱。1944年5月17日,距盟军计划的诺曼底登陆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盟军的部署早就基本到位,计划进行得隐秘而且顺利,当英国情报部门的官员听到纳萨利的决定时无不惊恐万分。根据玛丽•谢勒记述:纳萨莉宣称这是对隔离导致爱犬死亡的报复。她认为英国人应该对这件事负责。为了实施诺曼底登陆,盟军已经下了大本钱去欺骗德国人,让德国人觉得盟军真正的目标是在离诺曼底不远的加来地区,盟军在加来对面制造了一个假的第一集团军群,做了一些充气坦克,木板搭的军舰,同时还调动一些没有作战任务的部队轮流到这里进行操练,能以假乱真的“司令部”大功率电台每天密集地将指令通知到各部队,德国人监听到这些,调整军事部署做好了应对盟军加来登陆的准备。一旦纳萨利撂挑子不干,德国人马上就会察觉到盟军动向,英国人费尽心机、历时一年多做好的进攻准备就会暴露在德国人密集的炮火之下,盟军部队的结局之惨难以想象。军情五处只好请纳萨利的老情人罗伯森再次出面,一番温柔缱绻之后,纳萨利最终还是顾全大局,并没将威胁的话付诸于实施。1945年6月6日,17万盟军在诺曼底抢滩登陆,随后有近300万盟军通过诺曼底之战后进入欧洲,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全面溃败,从此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纳萨莉的情报无疑左右了诺曼底登陆计划,而纳萨莉的喜怒无常让英国人再也不敢相信她。很快纳萨莉手中的德国电台被英国其他情报官员接收,纳萨莉被告知英国人已炒了她鱿鱼。纳萨利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代价,她回到解放后的巴黎,在那里平淡地过完了自己的余生。纳萨莉被英国人炒鱿鱼,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古怪脾气。另外一方面英国人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事作风昭然若揭。在战争中,一个好的间谍往往可以顶得上几个装备精良的师团,而纳萨利的精彩经历让我们知道在战争中一个间谍的影响力竟如此可怕。法国女游击队员,这可比整日讨好德国占领军的女人漂亮多了。错了,根本没有可比性。法国的游击队都是在被占领的法国维希政权时期建立的,他们多起源于一些小的乡村和法国南部山区,后来这些组织慢慢编制成更大更“职业”化的游击队,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重要力量。这些游击队通常由男人组成,但随着时间和战事发展,许多女性开始主动加入抵抗运动。这些年轻的女性同样拥有爱国和抵抗侵略者的精神,她们年轻行动敏捷,比男人更不引人注目,而且往往可以顺利通过德国的检查站而不受任何阻拦或盘问。她们能为游击队提供信息,传递指令,套取情报,安排食物和补给。游击队使用了他们能得到的任何武器,但整个法国抵抗组织严重依赖英国空投的武器和炸药以及无线电通讯等设备。武器包括铅笔雷管、塑料炸药、特工无声专用暗杀武器和各种小型武器,手枪、步枪和冲锋枪。游击队也使用在整个占领期间缴获的德国武器,毛瑟98k步枪和MP40冲锋枪都很常见。除了装备,英国还空降了特别空勤团和其他特种作战单位来教游击队员们如何使用爆炸物和其他设备。现在一些学者指出法国解放前夕许多法国人为了避免被贴上纳粹合作者的标签而声称加入了抵抗运动组织,这开始使得行动往往效率低下,关于抵抗组织的总体影响至今仍有争议。无论如何,法国抵抗组织很好地支援了盟军诺曼底登陆行动,并起到了推波助澜加速解放法国的作用。#军事趣科普#1944年8月27日,英国第一扫雷舰队正在法国勒阿弗尔港口附近执行扫雷任务。突然,盟军误认为它是德国舰队,派出16架战机前来空袭!勒阿弗尔港口当时被德军控制着,为阻止盟军,德军在港口附近布设了大量水雷。两天前,在完成扫雷任务后,英国第一扫雷舰队本已离开该水域。然而次日不知是何原因,舰队折返,再次来到勒阿弗尔港口外进行扫雷作业。而糟糕的是,由于通讯机发生故障,扫雷舰队的折返报告,盟军地区海军司令部竟然没有收到。8月27日中午,天气晴朗,风和日丽。诺曼底盟军雷达站内,雷达操作员正仔细搜索着屏幕。突然,操作员发现在距离德军控制的勒阿弗尔港口附近几公里处,一支不明国籍的舰队正在游弋。这一紧急情报立即被上报至盟军地区海军司令部,由于没有收到英国第一扫雷舰队折返扫雷的报告,司令部认为这可能是一支德国舰队。司令官卡纳克少将下令派出侦察机前往指定海域进行侦查,同时命令战斗轰炸机做好空袭准备。不久,侦察机报告说,这支不明国籍的舰队从编队形状看可能是友军舰队。为此,海军司令部紧急联系了两天前在这一海域负责扫雷的英国第一扫雷舰队。然而由于线路问题,并未取得联系。就在这情况不明的焦灼时刻,为了不贻误战机,海军司令部匆匆下达了空袭命令!当日下午一点零五分、一点零六分,空军第263、第266台风战斗轰炸机中队,总计16架飞机紧急飞往指定海域,担任空袭行动的指挥官是王牌飞行员鲍德温中校。当时,英国第一扫雷舰队旗下四艘扫雷舰,布里托马克号、轻骑兵号、斯特恩号以及伊阿宋号,正在勒阿弗尔港口不远处执行扫雷作业。突然,十六架台风战斗机飞临上空。由于阳光非常刺眼,船员们看不清来人是敌是友。高空中,鲍德温中校发现海面上的四艘军舰不像是德国人的。怀着巨大疑问,鲍德温连续四次向海军司令部提出询问,然而收到的指令全部是“攻击”!于是鲍德温打消疑虑,带领战斗机编队从阳光方向俯冲而下,对四艘扫雷舰发起猛攻。随着战斗机的极速逼近,扫雷舰上的船员突然看到了飞机机身上的黑白条纹,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这是盟军飞机。于是立即向天空发射了识别敌我用的信号弹,然而鲍德温对此视若无睹,他打开机关炮对这支扫雷舰队进行了疯狂扫射。遭到攻击后,扫雷舰队果断打开防空炮开火还击,鲍德温迅速带领战斗机编队脱离了防空炮的射程。此刻,扫雷舰上的船员们非常惊慌,因为他们发现这些战斗机机翼下挂着威力十分强大的六英寸火箭弹。他们知道,一旦被这些大杀器击中,所有人都要完蛋。于是,一些船员趁着空挡赶紧弃船逃生。很快,十六架战机折返而来,发起了第二次空袭。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一枚枚火箭弹呼啸而来。布里托马克号和轻骑兵号不幸被火箭弹击中,船身顿时燃起熊熊烈火。由于布里托马克号的舰桥被击中,船上的指挥军官全部当场丧生。眼看两艘扫雷舰逐渐下沉,幸存的船员们纷纷弃舰逃生。不久,鲍德温带领战斗机编队再次折返,发起了第三次攻击。幸存的两艘扫雷舰伊阿宋号和斯特恩号,仓皇躲避着这些杀红了眼的盟军飞机。然而不幸的是,斯特恩号扫雷舰舰尾被火箭弹击中,失去动力的它无奈只能停在水面上坐以待毙!没过多久,鲍德温再次掉头,发起了第四次空袭。此时,战斗机上的火箭弹已尽数打光,于是驾驶员们纷纷用机关炮对唯一的幸存船舰伊阿宋号进行疯狂扫射。伊阿宋号被迫再次发射友军识别信号弹,然而鲍德温依旧无视。终于,在伊阿宋号被打得千疮百孔后,鲍德温带领着十六架战斗机,兴高采烈地扬长而去。此时,海面上一片狼藉。四艘扫雷舰,两艘被击沉,两艘重伤,船上官兵死伤无数,幸存船员在海面上哭喊着、挣扎着……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海面上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引起了不远处驻守勒阿弗尔港口的德军的注意。伴随着一声声沉闷的巨响,海面上空的德军炮弹密如雨下,不少漂浮在水面上的幸存者因此丧生。不久,弄清事实的海军司令部派来空军救援部队,在事发海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搜救行动。除去获救船员,此次误击事件共有117名英国海军官兵丧生。有意思的是,当幸存者们路过一个法国村庄时,当地村民以为他们是德国战俘,对他们一顿拳打脚踢。这是英军在二战中最惨重的一次误击事件。纵观事件始末:一是由于通信不畅;二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战场上的敌我识别规则。这起悲剧发生后,为了不影响前线士兵的士气,英国政府对三名负有主要责任的军官进行了秘密审判,同时对误击事件进行了严密封锁,并下令有关档案必须保密一百年。不过随着后来英国政府加快了解密档案的步伐,误击事件发生五十年后就被公之于众了。

很赞哦! (0)

文章评论

来说两句吧...

验证码: